
01
早上鬧鐘響了,迷迷糊糊摸到手機,睜開眼看了下,七點整。
關掉鬧鐘,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過了不知多久,才醒來,看了看時間,8點45分。
我馬上從床上跳起來,刷牙洗臉化妝拿好包出門,匆匆忙忙趕到公司,還是遲到了。
10點半有個會議,我負責報告上個月的數據情況,但因為出門匆忙,把昨晚拿回去整理的資料全落在家裡了,於是整個會議只能憑記憶。
因為上午耽誤了時間,下班後又加了一個小時班,才忙完當天的工作。回到家已經快八點,而當時我連晚飯都還沒有吃。
心頭瞬間湧上一股淡淡的失落,這糟糕的一天,完全是因為早上起床的時間被打亂而產生的連鎖反應。
其實只要我稍微自製力強一點,就可以避免的。
時間管理,其實也是一種習慣管理。
不是說你一定要早起,但請留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從容應對一天的開始,而不是匆忙慌亂。
02
後來,我決定改掉賴床的壞習慣,每天鬧鐘響了準時起床。
早上來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列下當天的工作清單。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精力比較集中的時間段,合理安排一整天的工作內容。
比如九點半到十點這段時間,我會先回想前一天完成的事項,並對今天的內容做一個規劃。十點到十二點這段時間,集中精力處理當天需要完成的重要的事情,比如研究選題、查資料、並動筆寫下思路和提綱。
下午的安排,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稍微靈活一些。
記得有一位同事,因為工作沒什麼計劃,把上司交給他寫的一個方案忘記了。一個星期後上司問他完成好沒,他才一拍腦袋想起來,當面跟領導保證兩天后一定完成,領導卻聽得眉頭緊蹙。
著名經濟學家戴爾·麥康基說:“計劃的製定比計劃本身更為重要。”
有計劃,是時間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沒有計劃就全亂了套。

03
辦公室有位神人,每次我們需要一整天才能敲完的稿子,他三個鐘就搞定了。
問他怎麼做到的,回答說:“使勁敲”。
其實他跟我們不一樣的是:寫稿的時候非常專注。所以效率奇高。
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們很容易被其他瑣事影響,從而很難專心的做一件事。
比如你正在認真的做著手頭的事情,電話突然響了,此時接還是不接?
有一位作家說過,她寫作的時候,一定會把手機關機,把自己鎖在辦公室裡,專心敲稿兩個鐘,這期間絕對不允許任何人打擾。
我們很難做到這樣,但我們可以盡量讓自己更加專注。
比如辦公室有人在聊天,那麼你可以戴上耳機,繼續專心做你的工作;比如扣扣微信頭像老是閃爍,那麼你可以在需要專注的這段時間裡,暫時下線。
專注,是最高效的時間管理法則。
把你的全部注意力,放在當前手頭的工作上,一個鐘、兩個鐘,效率會大大的提高。

04
那麼,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的進行時間管理呢?
1、不賴床,鬧鐘響了就立刻起來。
2、工作的時候把手機放在手夠不著的地方。
3、保持專注,提高工作效率。
4、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有條理有規劃。
5、工作時嚴格要求自己,休息時間適當放寬。
6、一定要有時間管理的概念。
時間,是你實現目標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時間永遠是用來分配的,而不是用來節省的。
每一刻都管好自己,才能過好這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