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靜能生慧。
讓心靜下來,你才幹看淡全部。
靜中,你才會反觀自己,知道哪些行為還需要批改,哪些地方還需要精進,在靜中讓生命得到昇華洗禮,在自觀中走向醒悟。
讓心靜下來,你才幹學會放下。
你放下了,你的心也就靜了。
心不靜,是你沒有放下。
靜,通全部境地。

【二】我們不要去願望日子裡滿是春天,每個人的終身都注定要跋涉崎嶇,品味苦與樂。
人生就是從一個願望走向另一個願望,從一個悠遠走向另一個悠遠。
不要用煩惱解釋日子,寬恕日子中的不完美,學會以入世的情緒去耕耘,以出生的情緒去收成,苦樂隨緣,得失隨緣,這也是隨緣人生的最高境地。
【三】全部緣由而起,因念而生
執著於某一事或某一物,就會患得患失,煩惱也接二連三;如能看開全部,心無掛礙,就會無所畏懼。
人生往往是怕什麼來什麼,當你看淡得失、無謂勝敗的時候,反倒順風順水、遇難成祥。
人生最名貴的,就是有一顆平常心,安靜如水,不為人間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四】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 靜心看透冷暖事,千古不做夢里人
聰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才智之人,事事向後看;聰明之人,是打敗別人的人;才智之人,是打敗自己的人。
修心當以淨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
曩昔事,曩昔心,不行記住;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休必勞心。

【五】心愈不知足,就愈難修行,任何一種不能滿足的想望都會使心裡紊亂,使狀況變得更糟。
除非我們有知足的心,否則修行會徒勞無益,我們的修行會愈來愈差,而心也會愈來愈不知足。
任何事情,只需我們仔細去做,必定能夠做好。
如果我們總是不知足,不知足就會變成一種習氣。

【六】用心養花,花花皆是芬芳;用心燒菜,菜菜皆是甘旨;用心作人,人人皆是好人;用心結交,友友皆是貴人;用心愛人,人人皆是親人;用心幹事,事事皆是功德;用心念佛,念念皆是功德;用心學法,法法皆可明心;用心參禪,禪禪皆可見性。
降伏自心,心魔皆可淨除;善用其心,無心卻也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