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要懂得幸福是什麼?
沒人講得清幸福到底是什麼,但我們能感知到不幸福是什麼。
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姿態,各有各的笑容,但不幸福的人大都一個表情,那就是痛不欲生。
生活本身不含著幸福,幸福不過是我們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
生活給我們的是內容,是每一天的具體內容,細碎的,毫無秩序的細節,
在這些細節裡,有人能感知到無盡的甜美與幸福,但有人卻感覺到的是無心的重複,繁瑣,甚至厭倦。
生活其實就兩個字,一個是生,一個是活。活容易,但生難。
生不只是生與死的那個生,而是生命,
它既有生活的延續,更有生命的質感,生命的內容,甚至精彩程度,甚至創造力。
但多的時候,我們把生活理解成了一個詞,就是活下去。
當我們只知道如何活下去,卻不知道活下去要幹什麼時,幸福就已離我們遠去了。
幸福說穿了,是我們在生命往前行的過程中的
一種創造,一種滿足,一種感恩,一種渴望,一種活出更加精彩度的嚮往。
但我們常常偏頗地理解為,幸福就是過得比別人好,就是過一種所謂人上人的日子。
你錯解了幸福,幸福當然會離你而去。
你給幸福錯誤地輸入了信息,幸福當然不會回贈你正確的回報。


二:要懂得幸福是抱怨不來的,也不是強求得到的,
幸福的點點滴滴,全產生自你內心的安逸與知足
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抱怨大過努力的人,常常會聽到言辭間將自己的不幸福歸罪於他人的人。
更是有那麼一些人,生活已經對他很是不錯了,但他依然將幸福捏得粉碎,眼睛卻盯著他眼裡別人的幸福。
不抱怨或少抱怨,是我們獲得幸福的第一個法寶。
要永遠懂得,幸福完全是自身的感知,是你自己在生活面前的選擇。而不是他人的賜予。
在婚姻中,常常有不少女性,將自己此生的不幸歸罪於嫁錯了人。
於是不管現實的另一方給她多少,她都覺得這些東西跟幸福無關,跟她嚮往中的幸福距離遙遠。
她們寧肯不要這一種幸福,寧肯將心系在曾經有過或者現在才產生的那種空想上,
一邊埋怨生活的不公一面叫囂著要擁有她心裡那種幸福。
這樣的人永遠不會幸福。
因為前提錯了,她對幸福的定義也錯了。
幸福不是對方給你什麼,而是你在對方身上感知到了什麼?
你如果從來感知不到對方的辛苦,感知不到對方打拼生活中那份不容易,
只嫌對方給你的少,那你怎麼會得到幸福?

三,要懂得幸福不是量詞,它永遠不是以數量的多少來評定。
它只是一種感覺,一種踏實而知足的感覺。
很多人以這輩子得到了多少來定義自己的幸福。有幾套房幾輛豪車。
或者以贏得了世界多少掌聲多少讚美,贏得了多少親朋好友的羨慕或嫉妒來考證自己的幸福。
似乎有這樣一個錯覺,某人有五套房,就一定比有三套的人幸福。某人開了三家公司,就比開一家的幸福。
某人的老公給她買了什麼豪禮,比朋友多出幾件,那她就比朋友多出一些幸福。
我們總是將幸福這樣美好的詞拉進世俗。
總是以物化的量來度衡幸福。
可惜幸福它永遠不是量詞,從來也沒聽過它能拿秤秤。
幸福真的是一種心境,一種對生活的滿意度。裡面不乏我們對生活的珍惜。
當我們懂得惜福,懂得對生活中哪怕是微小的得到都能露出笑意,幸福就已經融在我們心裡了。
不是嗎?雪天老公突然取下脖子裡的圍巾,圍你身上,雨天突然有一把傘,在你期待之外替你擋住了風雨。
早起的一聲問候,晚上的一聲祝福。這哪個不是幸福?
還有散步時他突然發現走快了,裝模作樣停下腳步,佯裝看風景卻實質上是等你的步子。
還有你在商場裡不厭其煩地試穿衣服時,他一邊裝作看手機,一邊默默地欣賞你,
從不露出煩的眼神,不怪罪你疏於管理的身材,
一個勁地夸你穿衣服還是那麼好看,這何曾又不叫幸福。
所以,懂得幸福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而那些天天叫囂著要幸福的人,永遠也不知道幸福在哪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