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玉器多年,皆在一味的研究玉器的各種狀態。
多半時間似在隱居,大有'閉門即是深山'的灑脫與自愚。
好在,經常奔赴、流連於收藏界,眼界才不至於過於落伍。
前時又,經古玩界長者朋友的指點:
不要老待在玉內沉迷,最好鑽出來感受一下世界。
故爾,有意廣交同道之友、廣結名家大師之緣、廣表個人淺薄之見。
以玉器為由頭,交的朋友,往往都是坦誠淳樸的知音朋友。
似乎總是勝過任何酒肉、利益、等級、權勢等的場面朋友。
無論是,平民布衣與頂級大師,能作平等的探討交流;
還是面顯稚嫩與耄耋斑白的忘年相處;
都應該解釋成,是玉器藝術所產生的一種特有魔力。
一個好的器物,又何嘗不是在期待,珍視它的主人。
於是,我常夢中逛市場,穿小巷,訪戶家......
總感覺,有個飽經滄桑變遷,卻未遭善待的玉器,
正倦立某一隅,透過縫隙用期待親人的目光,四處打量。
看玉器,總比見什麼都悅目。
不管稀有或普通,皆有如獲至寶的感受。
為求得,總輾轉反复,坐立不安。
既償願,則激動不已,寢食無序。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子非魚,亦難知魚之艱辛。
不玩玉,根本不知道個中甘甜酸楚。
玩玉本是雅趣事,搞不好就成了煩惱事。
要是一味的無止境要求藏品數量與質量達到某種程度,就會為其所累。
若是同好,同道之間,又有不成文的相互攀比之風,
逼得自己騎虎難下,那隻好捨棄一切,來成全虛榮。
最終,就成了玉'玩'人,失去了原有的情趣。
古語,玩物喪志,可能就源於此類狀況。
收藏把玩器物,更多作為工作、事業之餘,舒釋緊張氣氛,一種精神上的消遣方式。
不要刻意的投機取巧,過份的強調投資回報, 那隻是市儈的生意營生,決無賞'玩'趣味。
總之玩玉是,以'玩'為主要,以境界為目的,以愉悅為主旨。
不能把'玩',太當回事。
不必盲目攀比,更不要妄自誇大,或圖稱霸。
真正玩家,多為淡薄名利,修心養性,自娛自樂,隨境而安。
其實,現在絕大多數'玩玉'的人,都是'半路出家'。
這是由於,以前'玉'的出現頻率較少,並且精到的藏品難成系列。
此前的收藏者,也許更關注其他東西,如:錢幣,茶壺,書畫,雜項等。
隨著傳統文化與現代休閒品味的熱潮升級,及其他藏品市場越來越不理想的種種因素所驅使。
於是大量的投機者,愛好者,跟隨者,甚至於一夜之間都轉向了行情日益看好的'玉'市。
在溫室效應的感染下,吸引了更多人的興趣傾向與不斷的爭相加入。
很多收藏者,經過多年的實踐,也終於印證了:'玩玉'只會越來越能帶來益處而決無害處。
除了籍此就能,輕易的結交到文化、藝術界的名家、大師外;
只要不買到假冒的贗品,可以說:任何貨真價實的玉器,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在不同程度的升值。
過於沉迷物質消遣,有礙正常工作生活次序,不值得提倡除外。
悠遊世俗間,淡漠明志,寧靜致遠,即可淨化成一個高潔的心靈。
當初因喜歡形態,追求新奇,附庸風雅,順勢而為等等,非虔誠的玩玉者。
也會受到,好玉本身'特有魅力'的'引誘'下,漸漸變成其忠實的擁戴者。
與其說:玩玉的感悟,是人對事物的一個認識、理解的過程;
不如說,何嘗不是:玉器同時的在影響、改變人的一個過程。
此中,人與物;天時、地利、人和;
應是在各種時機、條件的組合下,存在著各種的變數與結果。
不管成就了各人的何種功績.但肯定皆為受益者.
不好說,品茗玩玉,實可有益終身。
但可講:相對以禮,經心斟酌,參禪悟道,休閒安逸,
自算是一件人生之樂事。
玩玉可玩其味,玩其趣,玩其藝,玩其雅緻;
亦有專注玩身價,玩稀有,玩品類,玩玩而已等;
各有所圖,其實不必強求一致。
祈望玩玉者,越玩越專業,明了。
千萬不要見了太多玉後,自己卻犯了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