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好的人,自帶光芒***
人品好的定義很簡單,就是與人為善,善待周圍的人。
一個人心善,他就會發出光芒。
人品看不見摸不著,卻一定能讓人感受的到:
好人品,自帶光芒;壞人品,污濁一片。
人品,是一個人的人性的最高表現。
生而為人,人品先行。
清代曾經擔任過山東巡撫、兩江總督、兩廣總督的周學熙說,
無論世界如何亂,人心風俗如何改變,“道德者千古不磨”,這是立人涉世之根本。
做人一輩子,人品做底子。
如果沒有好的人品,做人就會失敗,做事也很難成功。
好人品是一個人的護身符,不僅惠人,更能利己。
好人品可以彌補智慧上的不足,才幹卻永遠彌補不了人品上的缺陷。
好人品讓人處處好運,壞人品讓人步步是坎,一個人的運氣好壞,取決於他的人品。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人品?
細節見人品,小事見人心。
一個人的人品如何,看他行為習慣中表現出來的細節:
*****1.借錢*****
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看他在錢這件事上的姿態就知道。
借錢是真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格優劣的。
有的人借錢及時歸還,有的人到了該還錢的時候,要麼絕口不提,要麼一拖再拖,人品高低,一眼便知。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錢對於我們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卻是最好的“照妖鏡”。
2.聚餐*****
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一起吃頓飯就知道了。
中國人凡事都喜歡從一起吃個飯開始,“飯局”可是個大學問!
從一個人最習慣的事情裡,往往最能看到他做人做事的真態度。
吃飯過程中的每個細節無不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教養,還有人品。
聚餐總讓別人買單的;
對服務員吆五喝六的;
把住話題滔滔不絕,不讓別人說話的;
總擔心自己吃不好,不懂謙讓的,這樣的人自私傲慢,人品堪憂。
禮貌和體諒,體現在點滴小事之中,精神的養成,盡在這一碗一筷之間。
千萬不要在飯桌上暴露了自己的人品!
*****3.絕交*****
古人說:“君子絕交,不出惡聲。”
人品好的人,就算與別人斷絕來往,也不會說難聽的話。
人品好的人,不願意詆毀別人,因為他們懂得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唐朝時有一個著名的離婚協議:
願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韻之態。
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不能白頭偕老是遺憾的事,那就忘掉“怨”和“結”,更不必互相憎恨。
人品好的人,即使分手後也會從內心祝福對方,即使有不滿,也沒有必要把曾經的不愉快都公之於眾,把所有的不堪都袒露在毫不相干的人面前。
***智慧高的人,自掩光華***
所謂“自掩光華”,就是做人不露鋒芒,不自以為是,不自視清高,不脫離群眾,和常人打成一片。
智慧高的人,混跡於紅塵之中,同流而不合污,領悟大道,而自掩光華。
大道決不是凌駕於生活之上的,它需要我們往下去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人群,貼近俗世,去接納眾生。
大雅若俗,大智若愚,大思想家若乎常人……
關鍵是,大道不是脫離世俗能得到的。
堅守生活,養拙抱朴,實為求道第一要義。
使智慧之光柔和下來,不要刺眼逼人;和世俗近一點,不顯山不露水。
把針尖麥芒的勁兒磨得鈍一點,不要動不動一張嘴就扎人刺人,動不動就劍拔弩張。
不要見解不同就爭辯,心思不合就排斥,即便見識過人,也還是要融入到老百姓中去。
與眾相處,切記一個“默”字;
與世相處,切記一個“寬”字。
對別人要有寬恕之量,對謗語要有忍辱之量,
對忠言要有虛受之量,對事物要有容納之量。
凡事聽其自然,便能滅去不少的煩惱;
小理聽其自說,便能滅去不少的辯論。
能隨遇而安,才能與人同住;
能隨緣攝化,才能廣結善緣。
西晉時期,杜預作為一代名將,卻是文武雙全。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
在西晉滅亡孫吳的戰爭中,杜預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在他的指揮下結束了漢末以來三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為中國的重新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就是這樣一位功勳卓著、舉足輕重的人物,在他擔任荊州刺史的時候,卻經常向京師洛陽的權貴贈送各種禮品,還主動與他們一起飲酒作樂,席間談笑風生。
當時一些人對杜預的這些行為疑惑不解,
有人問他:“依你現在的地位,以你正派的為人,為什麼還如此巴結他們呢?”
杜預說:“我對他們一無所求,這麼做的唯一原因是怕他們阻礙我,甚至加害於我。
我受害倒無所謂,只是擔心國家朝政也會因之遭受損失。”
杜預雖然對那些權貴感到不齒,但是他仍然與那些人處好關係,因為他知道,
如果表現得過於剛直不阿,與這些人相處不好,不僅自己受害,而且為國家建功立業也將無從談起。
智慧高的人,知道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展現自己的正直和聰明,
如果一味固執地潔身自好,看不慣身邊的人和事,自然就不會被別人接受,
也就喪失了成就事業的機會,甚至遭受無端的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