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家裡有一個有價值的古董,相信不少朋友都樂不思蜀,拍賣市場上有屢創新高的過億藏品,民間也有很多散落草野身價不菲的“民間寶貝”特別是你打開電視看到各種“尋寶”“鑑寶”應接不暇,大到文玩古董,小到酒瓶菸標等。
特別是看到“估價”那一幕,更是讓人熱血沸騰,鑑定完分分鐘出幾個百萬甚至千萬富翁,一個“瓷碗”就有可能幾百萬,一個大棗般的翡翠蛋麵有可能估價千萬,每次估價都讓人恨不得那件寶貝是自己的。
問題來了,每一件寶貝都這麼高價值,那麼要賣給誰呢?誰會買呢?這很多人都無法解答。目前的收藏市場基本上呈現東邊日出西邊雨,一家歡喜多家愁,收藏容易變現難。
有價無市,這是古玩市場一直存在的現象,有人說這“古董”值千百萬,這話聽听就好,由於藏品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導致藏品可操作空間也大了,各種“古董”的火熱,各種炒作也紛至沓來,導致一些古玩的價格奇高,超過了它原本的價值。
哪些藏品被嚴重虛高估價,有價無市呢?
第一種:混亂銀元
錢幣收藏一直以來都是收藏的熱門,像袁大頭、京局七錢二分光邊樣幣、廣東省造的光緒元寶“雙龍壽字”銀元等,這些都是有價值的收藏,正是因為看到銀幣的價值所在,導致各種銀元炒作,炒得各種銀元價格奇高。
首先我們得知道,錢幣的收藏價值主要取決於它是什麼幣種,有著什麼樣的歷史意義,現在存在的數量是多少等等。
而現在市面上炒得火熱的銀幣,大部分都不是有價值,有價值只有少數,銀元的版本非常多,那些炒作的商家,他們混淆概念,在介紹高價銀元的時候就故意不說是哪一種版本,把高價的品種和普通品種混在一起,達到糊弄別人的效果!以為你看中的那一枚銀幣就是有收藏價值的,趕緊入手,但其實就是個通貨。所以購買銀幣還是需要有一定的知識來支撐你辨別真假、年代、有沒有收藏價值。
第二種:各種官窯
聽到各種朝代的官窯瓷器是不是認為他們很名貴?像官窯、哥窯、汝窯這些難尋到的瓷器,確實這些瓷器,連瓷片都難尋,價值高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在2000年時,其實一塊清代康熙鬥彩龍紋片,才幾百元就能入手了,現在比較大的元青花開價都在萬元以上,隨著陶瓷真品的稀少,陶瓷價值越來越高,甚至有的藏家認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但慢慢的有一些藏家發現,瓷器價格雖然升溫了,但同時伴隨著“有價無市”,要么就是被“傳承有序”給卡死了,要么被“難以辨真假”卡死,特別是元青花,“元青花”配拍出高價後,遭遇了瘋狂造假的困境,一時間市場上的元青花真假難辨,雖然炒得價格高,但市場卻遇冷。
第三種:樹化玉
有一段時間,樹化玉被炒得很火熱,什麼5萬入手的樹化玉,經專家鑑定,價值600萬,又例如什麼發現一條小蟲子就能賣一個億!產量低、又有玉的質感,紋路百變,弄得市場紛紛擾擾,到最後發現還是有價無市的多!
實在是普貨的樹化玉太多了,精品卻少,能賣出高價的,基本上都是極品樹化玉,像內部有一些蟲子啊,樹葉啊等等,這樣的樹化玉價值更高。
然而精品早已被藏家收藏得差不多,市場上留下的都是普貨,但又賣不上價,國內普通玩家對它的了解不多,盲目的追捧,讓樹化玉價格水漲樓高,但只是一個“傳說”,高位接盤普貨樹化玉的,很有可能最後會爛在手中......
第四種:“黑老虎”之稱的碑帖收藏
我國碑帖收藏有長達千年的歷史,它既是一種有文化歷史內涵,又有藝術品位和工藝加工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品。
而碑帖收藏價值是看書家創作水平高低、年代長短,無名書家那就沒多大價值了,這些供人臨摹學習的書法作品收藏,雖然價格炒得高,但總體來說是走勢平淡。碑帖收藏也被冠以“黑老虎”之名,指收藏不當反被咬之意。
第五種:回流古董、造假古董
一些明明值得幾萬塊的瓷器、古董去國外鍍了一層金,回來國內就能拍賣上百萬的價格,這炒作讓那些人賺得錢包鼓鼓的,完全超過了藏品本身所有的藝術價值,這讓民間那些擁有真材實料、有歷史沉澱的古董,反而不見身影。
而古董造假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贗品氾濫也是讓藏品陷入變現難,有價無市的困境,有價值的古董被炒得高還能理解,但是連一些造假文物古董都變成了市場的寵兒,不要以為假貨沒價值,在那些專業造假炒作的人手裡,贗品都能變成天價古董,騙的自然是眼高手低的冤大頭啦!
有價無市”的東西,第一肯定是因為短缺,價格被抬得很高,影響了市場成交率。
其次就是跟風都看好某種收藏,導致該藏品價格和它的價值背離,再來贗品氾濫,造假擾亂市場也是一方面,不過說到底還是市場混亂,古玩市場、拍賣公司真真假假難辨,人的鑑別能力也是有一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