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段話:
“If one day,you are more and more silent,and don't want to talk.
It means you're taking a lot of,you saw a lot of people.
You are more and more mature.”
“如果有一天,你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
這意味著你看淡了很多事,看清了很多人。
你變得越來越成熟了。”
我認識一位朋友,五十多歲的年紀,是一個跟“沉默寡言”一點站不上邊的人。
所以每次跟他聊天的時候,總能夠聽到他“傳奇一生”中的各個年齡階段的精彩故事。
有次他聊到剛剛參加工作那會兒,還被單位的人給了一個“穩重”評價的經歷。
他本身是個四川人,大學畢業(他是恢復高考的第一批考上大學的人之一)之後被分到北方一個國企單位。
因為普通話說不標準,所以在跟團隊討論問題或者日常交流的時候別人根本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於是沒辦法,他在之後的有近一年左右的時間都只能保持“沉默”狀態。
再加之他工作表現也很出色,所以就被單位的同事、領導們高度評價為“穩重”——特別是在年輕的大學生身上,這種品質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而就是這個“穩重”的印象,讓他的職業生涯有了一個比較好的開端。
他的這段經歷讓我不得不想到一個問題:
能保持沉默做好自己事情的人,當然算是成熟穩重的。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我們是不是對於“成熟穩重”的判斷過於表象化了些呢?
就好像我這位朋友一樣,他之所以“沉默”並非就是因為自己成熟穩重,而是交流不暢。
也就是說,“沉默”於他而言是無奈,但在外人面前則是優秀品質。
事實上,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甚至榮辱不驚時,不一定就是沉默,還有可能是這3種情況。
情況一:爭取過,妥協了
每個人從出生的時候起,都是一樣對世界充滿著好奇的。
對於這個花花世界都是帶著滿滿的探索慾望而成長起來的,也都是對於美好事物充滿著嚮往的。
可為何到後來大家面對生活的態度卻越來越不一樣了呢?
《道德經》裡說榮辱不驚是大自在之境,是指一個人面對受寵或受辱時都毫不放在心上,不以得失而動心。
可真正能夠做到榮辱不驚的人,真的就是成熟嗎?
我相信能夠做到如此無欲無求的人,大多都只是在爭取的過程中經歷了大風大浪,穿過了荊棘密布之後看淡一切,妥協了而已。
他們“榮辱不驚”的背後,興許滿滿的,都是傷痕。
情況二:期望過,害怕了
一個人最悲催的時刻,應該就是當你滿懷希望去做一件事時,瞬間當頭一棒把希望全部破滅,讓你跌進失望的萬丈深淵裡。
為什麼那些真正能做好榮辱不驚的人年齡都偏大呢?
可能不一定是“成熟”,而是因為他們曾經也在年少時為了夢想而拼闖過、期望過、不顧一切過。
只是一次次希望被澆滅後,逐漸開始變得“畏手畏腳”了,從而對於一些表面上看起來很榮耀或者很受辱的事情麻木了。
麻木不是因為看淡,而是因為害怕。
因為太多的經歷在告誡他們:誰知道這些表象的背後隱藏著多少無法承受的危險呢?
情況三:得到過,弄丟了
有很多人表面上看起來平淡無奇,可他們曾經也是“叱吒風雲”的大人物之一。
隨著年齡的加大,他們對於“得失”看得越來越平淡,於是就藏其鋒芒,收其銳利,榮辱不驚難以琢磨。
這些人到底算不算是“成熟”呢?可能算。
但也有很多並非就一定是“成熟”,或者也許是一種得到過了之後的好奇心缺失罷了。
他們得到了自己曾經夢寐以求的東西,所以就弄丟了對於這些東西的好奇和慾望。
於是就看淡了得失,甚至還看淡了生死。
人最可怕的不是失去已經得到的東西,而是失去了對未知的好奇——那活得該多沒有意思啊?
對於“爭取過,妥協了”、“期望過,害怕了”和“得到過,弄丟了”這三種情況的人來說,實際上他們應該最不喜歡被人評價為“成熟穩重”。
相比之下,他們甚至還想要再“不穩重”一次。
榮辱不驚那是脫離了人間煙火氣息的聖人心態,作為普羅大眾而言,“心隨我動”可能活得才更有意義一些。
有時候,人要是一直不犯錯,那才真的是沒意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