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很多時候,想看到孩子進步的最有效的辦法,恰恰是改變我們自己。Parents在此給你描畫出我們往往留意不到的壞習慣,如果恰好你也有,可以從今天開始,嘗試趕走它們哦! 你是這樣嗎 覺得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不順利,都在跟自己做對。 你的孩子把遙控車忘在小區活動場了,你馬上揚起眉毛大聲歎氣:“你又這樣,老是忘東忘西!你如果總是這樣丟三落四,長大了可怎麼辦呀?! 趕走壞習慣 如果生活中出現了意外,先在心裡給它評級,從1到10。1級表示不會影響你生活質量的小事,比如兩三歲的孩子把背心放錯了櫃子。10級表示非常緊急的情況,比如學步寶寶的手被車門夾住了。評級之後,你就要暗下決心,對8級以下的事情絕不發火。一開始你可能覺得每件事都是20級嚴重,但過一陣子之後,你就開始慢慢發現,這些事情之間確實有程度上的不同 對孩子的影響 的確,發火或崩潰都是正常的反應,如果不這樣的話,你早就成了奧黛麗·赫本了⋯⋯但如果你對所有的小事都时心得不行"那孩子以後在生活䴨遇剦起起伏䷶的時候,就不知道該如何涼氍。 如果你經常提高嗓門,使用“你從來不”“你總是”這樣的詞,孩子很難知道到底怎樣的反應合適,怎樣的反應又有些過火。
所以,孩子可能說:“你太不公平了!你是全世界最討厭的媽媽!”就因為你不讓他在睡覺前吃冰激淩。這樣做的另一個負面效果就是,如果真的出現比較嚴重的狀況,孩子可能根本不在乎你說什麼,因為聽上去跟你平時說的話一樣。如果你說“著火了,咱們得馬上逃跑”和“你都沒有收拾好樂高”用同樣的語氣,那麼等你真著急的時候,孩子也不會行動。
你是這樣嗎 總是以提問的方式說出你的要求⋯⋯ 你想讓孩子收拾東西,所以問他:“你能不能收拾一下玩具啊?”接著說:“現在就收拾,好嗎?” 趕走壞習慣 當你希望孩子立刻按照要求行動時,關鍵是要表達清晰。你可以從用句號代替問號開始:“我們要去公園了,請穿好衣服吧。”或者“關上電視,現在就關。”等等。
如果孩子沒有立刻行動,你可以這樣說:“讓媽媽看看你會不會關電視。要不然媽媽就來幫助你。” 清楚地說明要求能讓你控製住局面,不用再發脾氣;同時,孩子們也明白誰說話算數,知道要聽話。這裡要提醒下,下達清晰的指令也是需要練習和堅持的,所以你既要給孩子耐心,也要給自己耐心。 對孩子的影響 如果你每次下指令都用提問的方式,或者最後總是加上“好嗎?”,孩子們聽到的就是你在請求,認為他也可以選擇不做。“你放棄了自己的權威,拉長了讓孩子做事情的過程。”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鏡子,我們總是本能地去尋找應對孩子壞行為的策略和技巧,卻沒有站在自身的角度上找找問題。你是這樣嗎 像新聞一樣,把生活中的一切都說得十分美好。 你要修理汽車前擋板,得花500大洋。你最好的朋友要移民了,所以你的心情十分灰暗。但當孩子問“媽媽你怎麼了”的時候,你微笑著說:“沒什麼,寶貝兒。我挺好的! 趕走壞習慣 當你有點小情緒的時候,比如傷心、沮喪、疑惑或害怕時,就把這種情緒表達出來,因為孩子需要有一個談論自己感覺的榜樣。所以,可以嘗試跟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緒,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解釋一下原因,把它跟孩子經歷過的事情聯繫起來。比如,你可以說:“我們來了一個新老闆。我不知道該怎麼跟他相處。
還記得你見新老師時有些緊張的事嗎?我現在的感覺就是那樣。”或者說:“外婆生病了,媽媽有些難過。不過媽媽知道醫生會照顧她的。”對於上學之後的孩子,你可以多講一些細節了,因為他們能夠理解,而且能把別人的問題跟自己的問題完全分開。你可以鼓勵孩子自由提問題,這樣你就能緩和他焦慮的心情,他也能聽到自己想瞭解的事實,不用自己瞎猜了。 對孩子的影響 保持樂觀的態度確實不錯,但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就不對了。孩子需要明白,感覺傷心、生氣或沮喪也挺正常的。事實上,無論你覺得自己隱藏得有多好,孩子們總是像敏銳的雷達一樣,能捕捉到蛛絲馬跡。他們能覺察到所有沒說出口的話。而如果你總是不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緒,那孩子也會學著隱瞞自己的感受。
有時候,孩子還會以為是自己惹你不高興,因而會自責。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