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最可怕的炮彈,一炮擊穿1米厚的鋼板 之前作者寫過一篇關於英國碎甲彈的文章,(詳細內容請點擊《這種反坦克炮彈已經用了近百年,英國為了它放棄滑膛炮!》),文章中對於英國人堅持了近百年的碎甲彈進行了詳細的解讀,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碎甲彈要強上百倍的「脫殼穿甲彈」。 我們知道,坦克是利用堅固的裝甲來抵禦種武器彈藥的來襲,而裝甲的材料從最早的鋼甲到後來的復合陶瓷裝甲再到時下最先進的主動防護系統。裝甲的強度和厚度也變得越來越「變態」,在加上裝甲角度的變化,因此包括碎甲彈在內的很多反坦克彈藥都無法有效的擊穿了。 所以,到了二戰時期各國開始嘗試新型彈藥以應對日益強大的裝甲,因此包括硬芯穿甲彈和脫殼穿甲彈在內的很多彈藥被發明了出來。英國是世界上最早裝備使用脫殼穿甲彈的國家,他們在17磅炮上首先使用了具有脫殼功能的次口徑彈藥,對於堅硬的德國坦克裝甲十分有效。 這種彈藥的原理很簡單,我們知道傳統的鋼芯穿甲彈是利用高速飛行時強大的動能完成穿甲動作的,但是傳統穿甲彈在飛行過程中會因為空氣阻力的作用下逐漸減速,因此穿甲能力會有損失,所以新型彈藥的外形必須設計成為有利於減小阻力的形狀。 而受力面越小壓強就越大,可以更加輕易的穿透裝甲,而炮管的口徑是固定的,所以科學家們用一個輕質彈托把穿甲彈彈體夾在中間,彈托的口徑與大炮口徑一致。穿甲彈飛出炮管之後,輕質彈托就會隨即脫落,而彈頭則會繼續飛行直到擊中目標。 炮彈的速度和質量決定這炮彈的穿甲能力的好壞,有了速度之後就必須要在彈頭質量上下功夫了,所以英國人使用了一種密度非常之大的金屬—鎢,也就是愛迪生髮明的燈泡的燈絲的材質。當這麼硬的一個彈頭擊中坦克後,巨大的動能會使得彈頭逐漸切開堅硬的鋼製裝甲,完成穿甲動作。 不過英國人在研製過程中發現,當脫殼穿甲彈的彈頭倍徑達到口徑的5-7倍時,彈藥在飛行過程中就會變得非常不穩定,會發生彈頭翻滾的情況,根本無法有效完成作戰。戰後,蘇聯人在英國的脫殼穿甲彈的基礎上加裝了一個十字尾翼,並加長了彈芯的長度,從而間接的增加了彈芯的質量增強了穿甲能力,而這個尾翼在彈丸飛行過程中也起到了穩定彈道的作用。至此,現代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逐漸成型了。 60年代,蘇聯人拋棄了線膛炮,改用了更加先進的滑膛炮,因為滑膛炮具有高膛壓、高炮口初速等特性,十分適合脫殼穿甲彈的發射。所以在世界範圍的滑膛炮革命中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有了巨大的發展,到了現在已經成為了坦克主要使用的彈藥之一。 現代使用的尾翼穩定穿甲彈的彈芯主要有兩種,一是貧鈾彈芯,二是鎢合金彈芯。由於貧鈾彈芯具有自銳性,可以在擊中目標後不斷碎裂保持尖銳性,而且在射入坦克後會發生劇烈燃燒,殺傷坦克內部乘員和設備。而鎢合金雖然在密度和硬度上要優於貧鈾彈芯,但是由於鎢礦產量極小,而且製造工藝比較複雜,而且在射入坦克後僅僅依靠折斷的碎片殺傷車內人員,所以鎢合金彈芯是要略遜於貧鈾彈芯的。不過從環保出發的話,鎢合金就更加優秀了。 中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研製工作,這種彈藥後來被稱為一期脫殼穿甲彈,這種彈藥足以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220毫米/65度的裝甲,而現在99式坦克使用的三期彈足以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1000毫米以上的均質裝甲(實驗穿深達到1050毫米,實際穿深估計達到700毫米/65度),穿甲能力十分驚人。 不過,中國這種彈藥的價格也十分驚人,據專家估計,一枚125毫米大口徑脫殼穿甲彈的守家在6萬元人民幣左右,很是昂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