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台大批踢踢看到一篇文章,討論「找工作是否會堅持自己的原則」,發文板友分享剛畢業的朋友找工作堅持:「 週休二日、見紅就休、不加班、不管錢、在家附近,重點是,壓力要小。」也如願在求職2個月後上工,薪水24K。 這個實例跟所謂的「錢多事少離家近」,也只差在薪水高低了。只是,社會新鮮人追求這些,真的好嗎?儘管不認識這個故事的主角,但憑這些條件推估,一個不需要承擔壓力的工作,想必在未來也不會發展出多麼令人敬佩的專業能力,換言之,被替代的風險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越來越高。 Photo Source: business-group-3 -jackmalcolm.com 專業能力的累積之外,我們來看看薪資:乍看之下,投入跟收益的比率好像還不錯,但若將眼光放遠,不必太久,三五年之後,薪水會隨著年資成長嗎?恐怕不會是太多的數字。 同時,也因為沒有發展出特別有價值的專業能力,或是擁有值得一提的工作成就,即便想要轉職,也難以跳脫低技術性、缺乏專業的窠臼。如果下定決心想在職場上重新定位自己,也只能從基層做起,過往的工作經驗因為缺乏相關性,一點加分效果也沒有。 不難發現,不論工作的性質如何、薪水開多少,重點都是「人」的心態啊!並不是說瘋狂加班、全年不休假就很棒,而是關於你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涯發展。所謂堅持,應該是「擇善固執」,尋找一個薪資、工作條件、未來發展性都符合自己期待的工作,而後全心投入。也許要肩負一些責任與壓力,但只要可以讓自己成長的更快,培養出優秀的專業能力,why not? 當然,拒絕不合理的工作條件,爭取自己的權益是勞方該有的意識。只是在台灣,沒有工作經驗的新鮮人,可以選擇的管道並不多,近年來澳洲打工度假或是新加坡工作,也因為比台灣高出不少的薪水而備受矚目。撇除文化面的拓展視野外,去澳洲打工度假或是新加坡工作,其實未必如想像中的光鮮亮麗。 Photo Source:GrapePicking -static.guim 打著「打工度假」的美名,台灣人去澳洲打工其實隱藏許多跨國勞動的問題。儘管澳洲《公平工作法》(Fair Work Act 2009)規定全國最低薪資者,也應有全職每小時16.37 澳幣,兼職每小時 20.3 澳幣的水準,對於休假也有明確的保障,但實際上,許多對打工滿有憧憬的背包客,期待好好賺錢存人生第一桶金,去了卻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意外事故、被惡意積欠薪資、做沒有保障的黑工…….缺乏工會應援的「台勞」,常常因為求助無門,只好自己承擔損失。 那麼,去新加坡工作總應該可以為履歷「鍍星」了吧?根據許多經驗分享,我們也發現未必如此。倘若擔任的職位是最初級的服務生或店員,拿的是最低階的工作準證(WP),意即薪資在2千2百元新幣(約5萬3千元台幣)以下的非技術性外國勞工,基本上就是新加坡人眼中的「外勞」,在當地不可以換工作、女性懷孕立刻遣返,這難道不是一種壓榨與對勞工的不尊重?何況低階人員經歷在履歷上加分效果有限,對於返台後爭取更好的工作機會,實際上並沒有太大幫助。(當然,前往新加坡的專業人士是另當別論的。) 說到底,專業始終是建立經濟穩定生活的必備要件啊! 在Facebook上看到一個朋友的動態,分享了她去換摩托車椅墊皮的故事: 「騎著車去了一間專門換機車椅墊皮的小店,鄰近街道的外表破舊不起眼,老闆看起來瘦瘦的又很老實,拿了一張凳子叫我稍坐稍等,在等待的時候,我就跟老闆小聊了一下,卻有了驚人的發現。 老闆換一張椅墊皮一律300元,他說一天大概有20到30個客人,休假只休星期日,店裡只有換椅墊皮沒有其他生意。所以,老闆的日營業額是6000~9000元,以一個月30天休4天26天來算,月營業額是15萬到23萬元之間!(跟所謂22K的年輕人也差太多了吧!)雖然不知道椅墊皮的成本多少,但一家破舊髒髒的小店(完全沒招牌,只有一張紙板寫著椅墊皮),平常經過會忽略的一間店,年收入竟然可達幾百萬!…」 Photo Source: :ibw.bwnet.com.tw 不論你的目光定睛在哪個領域,越早發展專業能力都是越好。 該怕的不是找不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工作,而是該擔心找不到自己的定位,隨便找個"還不錯"的工作,享受一開始所謂的"小確幸",隨著每天渾渾噩噩,日子便這樣矇混過去了。 別讓眼下的小確幸,阻擋你追求未來大幸福的機會! 原文網址: http://www.niusnews.com/=P1oldol4 © 妞新聞 www.nius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