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各類生活成本持續走高,
而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增長卻有所放緩,以致於許多人都紛紛感嘆:花錢太容易,賺錢太難。雖然自己拼了老命,但感覺錢還是不夠花。
妙資金融理財師想說,對於普通工薪一族來說,主要的收入都是通過工作得來的。
不管是付出體力還是智力,很多時候還要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
一般來說,所獲得的收入越高,往往付出的辛苦越多,承受的壓力越大。
那麼,作為普通工薪一族,要想獲得更多的收入,買房買車,該怎麼做呢?
小編先給大家列舉一個案例。
如果你家開了個小飯店,每個月能賺1萬,但是需要個廚師。
你自己炒菜水平很高,如果自己當廚師,飯店每月淨賺1萬;
如果僱傭一個廚師,每月花8千,飯店淨賺2千。你怎麼選擇?
答案:僱一個廚師!
如果你能用每月一千利息的貸款,再盤下一個飯店,那個飯店也能淨賺一千了。
(補充:這個飯店賺兩千,還利息一千,淨賺一千,
數學不好的不要再給我留言了好不,知乎跟微博一個水平麼)。
而你,只需要這樣盤下100個飯店,每個月就能淨賺10萬,而你這時,卻在國外旅遊。
通過上面這個案例,你應該明白自己是選擇當廚師,還是選擇做那個請廚師的人了。
這裡的廚師,指的就是大多數依靠付出辛苦勞動賺錢的工薪一族,
而請廚師的人,實際上指的就是資源配置者和資本家。
這個社會的主要財富,就是掌握在資源配置者和資本家手裡,這從每一年的各大富豪榜就能體現出來。
如果你有了1億元的資本,你可以花一千萬僱上這個國家最聰明的一批人,
把你的資本從1億變成2億,你躺在床上就賺了九千萬。
而這一切,只因為你在從事資本運作,你只需要夠聰明和有魄力,不需要有力氣、更不需要長得漂亮。
當然,對於工薪一族來說,首先要通過付出辛苦的勞動積累一定的資本和資源,才能成為資源配置者和資本家。
那麼,怎麼樣才能從“打工仔”變成資源配置者和資本家呢?
一、積累理財的本錢
對於需要依靠白手起家的普通人來說,要通過努力工作獲得報酬,
然後每個月留下一部分結餘用於儲蓄,這就是積累資本的過程。
總之,在資本積累的初期,你不得不出賣你的個人資源,不論是體力還是智力。
如果你想縮短這一資本積累的時間,則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勞動。
對於年輕人來說,在保證身體健康的前提下,辛苦點也無妨。
二、讓資本產生收益
就像理財師所說的例子一樣,當你沒有資本時,只能自己當廚師賺錢。
當你有一定的資本時,就可以請廚師來幫你燒菜,你只要付出工資,通過自己的經營來賺錢。
妙資金融理財師再舉另外一個例子,比如著名的導演馮小剛。
他剛出道時,與人合作寫劇本,結果發現收入少得可憐。
當了一段時間編劇,他就開始思考:幹編劇誰能牛過關漢卿?可他同樣窮得半死。
於是,他開始做了電視劇導演。
他導演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火得不行,可一算賬,還是沒賺到多少錢。
這時,他去當了電影導演,並成功拍攝出了《甲方乙方》等影片,也賺了不少錢,
可他發現,掙的依然是死錢。
後來,他深入了解了美國的電影經營體制後,於是對投資方說:
“我幫你拍一部電影,不收導演費,你只要給我票房提成就好,
票房不好,虧本了,我一分錢不要;
票房好,盈利了,你給我5%的提成。”結果就是他通過拍攝《唐山大地震》就獲利3500萬。
馮小剛導演做得比較巧妙,直接把自己的工作能力轉化為資本,從而獲得了比固定薪資多得多的收入。
就像現在很多創業公司的技術入股,他們就是把工作能力直接轉化為資本。
所以說,大家一定要努力成為資源配置者和資本家,可以用一句話比喻:“不要自己炒菜,僱一個廚師”。
你需要培養自己的金融思維,如果能用資本去賺1塊錢,也比用出售自己的體力賺100塊錢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