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和富裕
人生有很多無奈,但最無奈的,可能就是貧富差距。
有人說,貧富是可以改變的狀態,
比如很多富二代都是紈絝子弟,而很多窮人的孩子通過努力學習可以出人投地。
所以他對孩子說:你要好好讀書,才能上好大學,上了好大學,才能過上好生活。
但想要改變貧富狀態,只是如此簡單的事情嗎?

事實很悲哀,儘管媒體會報導一些品行不良的富二代,或出生貧苦卻出類拔萃的人才,
但普遍情況是,富二代沒有變得貧窮,而多數窮人的孩子依舊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
大學教育可能改變了他所在的城市,但沒有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他的生活狀態。
他也許比父母那一代過得稍微好一點,但從橫向比較上看,富人依舊是富人,窮人依舊是窮人。
很多人活了一輩子,回頭髮現,別人的生活越過越富裕,而自己的生活越過越貧窮。
同樣是一個地方出來的人,同樣是一個學校畢業的人,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又有人歸之為宿命論,逢人就說自己的命不好。
他覺得自己的智商並沒有比別人低,但機會總是輪不到他的頭上。
所以別人能夠升官發財,是因為別人的機會好。
事實就是如此嗎?

貧窮觀對於孩子的影響
貧窮觀通過父母和孩子每日一點一滴的交流相處,傳遞到孩子的心中。
這是學校教育無法觸及的原始地帶,卻將對孩子的行為方式產生重要的影響。
知乎上有人以自己的真實經歷做了深刻的說明,可以看到貧窮觀如果植入到孩子的心中,將會產生怎樣巨大的影響。
1、穿衣打扮,行事寒酸。
擁有貧窮觀的孩子,因為從小穿著寒磣,被同齡人明里暗裡嘲笑太多次,所以非常在乎自己的外表,即使穿上西裝領帶,也總是有被人關注的不自在感,顯得非常拘束。而相反,沒有貧窮觀的人,無論穿什麼樣的衣服,都行動磊落,因為他從小被教育要關注商品的長久耐用性,了解價格背後的更多含義。
2、拘束的狹隘心態
擁有貧窮觀的孩子,願意通過滿不在乎來偽裝心中的自卑感,如果同學之間有好玩的東西,比如電腦,或者樂器,沒有貧窮觀的人會大大方方地借用,不覺得有什麼,而他甚至不敢談起,因為他害怕萬一借用後弄壞,自己還不起。
3、自卑卻又有強烈的自尊心
擁有貧窮觀的孩子,非常敏感,他不願意讓別人吃飯請客,因為怕別人覺得自己窮;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因為怕別人覺得自己窮;甚至連去商場,銷售員一個無心的眼神,都能夠刺激到他心中那根窮的神經線和自尊心。
4、防備心重
擁有貧窮觀的孩子,通常也是沒有安全感的人,所以對人都非常防備。他不敢提及自己的家庭以及任何過去,與別人的交流也不會太深入。無論對於喜歡的人和不喜歡的人,他都保持著距離,不願意別人探究自己。
尾聲
貧窮,是一種生活狀態,造成貧窮的原因很多,要區分哪些是外在的不可抗拒因素。
比如有人開公司趕上改革開放,有人買股票趕上股市上漲,有人買房趕上房價上漲,
也許有勇氣和毅力在其中,但是不得不承認,時也,運也。
既然是時運不濟,那總會有時來運轉的時刻。
可怕的是,當時運在招手的時候,卻看不見,抓不住。
不要告訴孩子,這個商品很貴,我們買不起。
告訴孩子,我們每個月都有預算,現在已經超預算了,所以我們只能下次再買。
告訴孩子,這個商品有比較複雜的性能,適合更大一點的孩子玩,所以等你再長大一點,我們就可以買這個商品。
不要告訴孩子,家裡沒有錢,只能靠你了,你要好好上學,才能賺錢養家。
詢問孩子,你喜歡什麼,為什麼。
詢問孩子,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為你做什麼。
教育本來就是和窮富沒有關係的事情。
我們教育孩子,不是為了讓他背上沉重的家庭負擔,但是為了讓他自食其力,撐起他自己的天空。
不要把貧窮作為督促孩子的理由,我們養育孩子,是因為,我們愛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