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人的獨立能夠脫離經濟上的獨立。如何獲得能夠支撐自己生活的金錢,是每個人早晚都要思考和麵對的問題。
為什麼有些人窮,而有些人富?學者認為,投資理財獲得的收益,才是造成高收入群體與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懸殊的關鍵因素。也就是說,決定了你的財富數量的往往不是你的工資多少,而是你如何投資理財。
而想要通過投資理財獲得更高的收益,人們需要能夠承受風險,甚至可能需要犧牲眼前利益來追求更高長遠的利益。而一個人能否做到這兩點,則與他的的心理、情緒狀況息息相關。
是什麼影響著我們對於風險的心理承受力?
首先介紹一個概念——風險厭惡,風險厭惡指的是人們在面對不確定的情況下,相比接受較高的不確定收益,更願意選擇較低但更保險的收益。風險厭惡的人更傾向於投資那些低風險但收益也比較低的理財項目。
什麼樣的人會更厭惡風險呢?
1. 負面情緒讓我們更厭惡風險
研究者們發現,個體在作出經濟決策時的情緒狀態影響著人們的風險厭惡程度。心理學家將被試隨機分到兩個實驗組中,一組被試被告知他們可能受到高強度手部電擊,而另一組則被告知可能受到低強度手部電擊,以引起他們害怕或緊張的情緒。
在此過程中,這些被試需要完成一系列具有風險的任務。結果發現,高強度組的被試風險厭惡程度明顯高於低強度組的被試。
也就是說,當人們感受到負面情緒時,更有可能在決策中表現出風險厭惡,也更可能偏好“確定的較少收益”的投資。
2. 處於長期壓力的人更厭惡風險
我們所感受到的壓力也會影響經濟決策。心理學家在實驗中將被試進行隨機分組,其中一組人連續8天注射10毫克的皮質醇(處於長期壓力中的個體皮質醇水平通常都偏高),而另一組人作為對照組(口服安慰劑)。
研究者們在實驗組第一次進行皮質醇注射後,讓兩組被試進行風險決策測驗,8天后進行又一次的風險決策測驗。結果發現,長期處於皮質醇水平偏高的個體比對照組表現出更明顯的風險厭惡,在70%的情況下,他們都選擇規避風險的決策方式。
也就是說,那些長期處於壓力之中的個體,更容易在經濟決策時表現出對風險的厭惡,也更有可能選擇一個“確定的較低收益”的投資方式。
總結上面兩個實驗結果,我們不難想到,那些有安全感、負面情緒較少、本身壓力水平較低的人,反而有能力、有意願承擔風險、迎接挑戰。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生活中常常看到人生贏家不斷走向新的高峰,而生活困苦的人總是掙扎在生存邊緣的其中一個原因。
是什麼影響著我們的長期投資?
在做經濟決策時,我們中的很多人會寧願選擇當下獲得較低的受益,而不是長遠的高收益,這種現象叫做“ 時間折現”,即人們對於獎賞/價值的估計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的一種心理現象。例如,即使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前提下,人們也傾向於認為,一年後的20美金不如明天的10美金值錢。
是什麼影響了我們對“時間折現”的感知程度呢?
1. 悲傷時,我們更不願意做出長期投資
心理學家在實驗中請一組被試觀看能夠引起悲傷感受的電影片段,而另一組被試則作為對照組,觀看情感中性的片段。之後他們請被試在兩個選項中做出選擇:1)立即可得的小額獎賞;2)過段時間之後可獲得的大額獎賞。
研究發現,觀看了悲傷電影片段、感受著悲傷情緒的的個體會更傾向於選擇立即可得的小額獎賞,他們感受到的時間折現更明顯。同時,另外一組研究也發現,觀看引起積極情緒的電影片段的個體,在類似的選擇中,更傾向於選擇“過段時間之後獲得更大額的選擇”,他們感受到的時間折現更不明顯。
所以,那些快樂的人,比較容易做出對自己長期更有利、長遠來說收益更明顯的經濟決策。(這也是為什麼長期悲傷的人往往財務狀況也一團糟)
2. 自我認同不穩定時,我們更喜歡眼前的利益
個體對於自我的認知,也影響著個體的時間折現與經濟決策。
心理學家發現,當個體將當下與未來的自己看作是同一個人時,他們通常更看重長期利益;
但如果一個人認為,當下與未來的自己完全是不同的個體,那麼就更看重當下利益。
這被稱為自我認同的穩定性,當個體的自我認同穩定性更高時,他們更傾向於追求未來的較高收益。
所以說,保持愉悅的心情,適度調節壓力,增加自我認同感,不但會讓你的心理更健康,也會讓你變成一個更出色的理財者,積累更多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