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老年人,我們腦中浮現的場景就是:“顫顫巍巍”“兩眼昏花”“老態龍鍾”等等。
但事實是什麼?
積極心理學奠基人、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埃倫·蘭格就通過她的實驗,讓我們大跌眼鏡:
人老真的不中用嗎?
研究者在養老院一些健康程度相同的老人中做了一個實驗,給他們提供一些福利:選擇接待來訪者的地點、選擇幾棵盆栽、一星期看一場電影。但是這些老人被分成了兩組,其中一組是護士決定在何處接待來訪者、決定哪天晚上看電影、選擇哪些盆栽,並由護士負責照看盆栽;另一組則有更多“特權” ,他們可以自己選擇接待來訪者的地點、自己決定看不看電影、哪天晚上看、選擇喜歡的盆栽,自己照顧。
18個月之後,擁有更多決策權的第二組老人在聽講座時積極參與並提出大量問題,富有活力、善於社交。特別讓人震驚的是,雖然這些老人實驗之前的健康水平相當,但是實驗結束後第一組44位老人中,有13人過世,而第二組47位老人中,只有7位老人過世。死亡率分別是30%和15%!!!
有機會進行選擇能夠提高我們的激勵水平。
對於研究者來說死亡率只是數據,但對於家庭成員來說,這絕對是對家庭幸福與否有絕對關聯的事情!
想想自己和身邊人,在面對老人的時候,總是“我來吧我來吧您坐著就行”“這麼大年紀了你就該享清福,還去種什麼菜啊,怪累的” “你看看那個老爺爺都70多了,兒女還讓他每天出來撿礦泉水瓶,他們肯定不孝!”
這些都是我們對於老年人的思維定勢,認為人老了就應該坐在家裡什麼都不要做,什麼都不要想,等著別人照顧就行,而我們孝順老人,就應該這樣做。
但是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繼續保有這樣的“不成熟的認知”,真的就是在害老人!
看著別人做我們以前可以做的事情會讓人覺得自己已經不中用了。即便老人不想依賴別人,但是養老院或者我們家人就這麼“規定”,他們會因此感到沮喪。有關變老的心理定勢會催生這種無能感。老人無需為依賴別人尋找什麼藉口,因為我們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人老不中用”。當自主生活的積極性遭受打擊後,老人就變成了需要別人照料的老小孩。(小孩也是這樣,當我們以“他太小了還不能做”而包辦替代之後,孩子也自然而然變成了處處需要別人照料!)
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我們來說,我們一邊抱怨生活不易壓力巨大,一邊又總是出於思維定勢,覺得他們思維不清晰、行動不方便,於是替老人做各種決定、替他們考慮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覺得讓老人甚麼都不用乾安享晚年就是“孝順”,但如果孝順裡包含“被尊重”這一點的話,我想我們應該學會放手,相信長輩,讓他們繼續為自己的人生做各種抉擇、包容他們偶爾的失誤(任何年齡段都會有失誤,這不是老年人的特性)、鼓勵他們自力更生。
當年輕時被問及有關老人的問題時,我們不覺得變老和自己有什麼關係。但與此同時,我們又將年老和行動不便、神誌不清等特徵聯繫在一起。終有一天,我們會發現自己也變老了,那些早年植入頭腦中的成見會然我們感到害怕,讓我們覺得自己受到了威脅。這些消極情緒會讓人畏首畏尾,不敢嘗試充滿活力的新生活。
生活中已然有這樣的老人們,給我們做出了好榜樣,所以為了尚還年輕的自己多些喘息的機會、為了家中的老人有更高幸福指數的生活,為了終將老去的我們還能有充滿活力的生活請
——相信,人老,並不是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