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
緣始於“遇見”,情長於“陪伴”。
陪伴是最溫暖人心的力量;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陪伴,是我能給你最好的禮物!
可有時,“陪伴”卻也是一種傷害!
2
我們與孩子的相遇,也是一種緣分,而且是一種莫大的緣分。
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他們就像是天使,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
雖然有人說,有了孩子就有了負擔,但這個負擔,卻是讓人甜蜜的負擔,是任何事情,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的。
作為父母,我們都知道要好好陪伴我們的孩子,陪伴他快樂,陪伴他憂傷,陪伴他的一切喜怒哀樂,直到他長大成人,可以獨立生活,我們得體地退出。
然而,縱使我們明白一切,在實際去做的時候,卻全然忘記了自己的初衷,這真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知行難以合一。
3
很多時候,我們工作一天回到家,雖然心裡明白要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但我們經常做的就只是單純的和孩子待在同一個屋簷下,卻各自做著各自的事。
孩子叫我們和他一起做遊戲,我們嘴裡答應著,手上卻依然拿著自己的手機,直到孩子不耐煩了,大聲的叫著:“爸爸、媽媽~~~”,表示抗議,我們才戀戀不捨地放下手機,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去陪孩子。
可這時,孩子原本的興高采烈,卻已經被委屈和不滿所代替。
我們看著孩子那不滿的表情,又想到自己那難以割捨的手機,再加上點在單位憋著的那點鬱悶,於是乎,心裡那股無名之火,不由自主地就蹭蹭滴往上冒。
最終,原本計劃的美好親子時光沒出現,倒是衝孩子發了一通脾氣。
4
這樣的事情,經歷過幾次之後,孩子可能還會找你抱怨,希望你能多陪陪他,多和他聊聊天,這時,孩子對你還是有期望的。
可是,經歷的次數多了以後,孩子就會慢慢習慣,習慣你的心不在焉,習慣你的漠不關心,卻唯獨不再找你抱怨,反而成了一個看似乖巧懂事的孩子。
其實,這時候,孩子不是真的懂事,只是他對你已經死心了,對自己也死心了,這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
就像有時我們會聽到一些父母說,我家的孩子可懂事了,可以一個人玩,不用我們陪,很乖,很懂事,可是這樣的表現,真的正常嗎?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最依賴的就是爸爸媽媽,那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人,可以說是他們的一切,他們希望這個人是可以信賴,是可以懂他,呵護他的,可以讓他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年齡,做著符合他們年齡的事,但是有些父母的做法,卻讓他們慢慢放棄了這一切。
超越年齡的成熟,必定伴隨哀傷!
5
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充滿自信!
很多人長大了之後,都說自己沒有安全感,但卻又說不清自己為什麼沒有安全感。
是呀,童年時期的事,又有誰可以記得清呢?
他們只是知道,自己長大後總是會莫名的不自信,就比如,戀愛中的自己總是容易患得患失,工作中也不敢去挑戰更高難度的工作,為此錯過了人生好多好多本可以有的精彩!
可以說童年時期的經歷,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這一切,父母的這種低質量的陪伴,對孩子造成了一生的傷害。
父母對孩子的冷淡對待,會讓孩子在心裡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值得被人關愛的孩子,自己不夠優秀,甚至自己很差勁,所以,爸爸媽媽才會不願意搭理自己,孩子的這種不自信的心理,一旦在這種長期的環境中養成,就很容易根深蒂固。
所以,當我們陪伴自己的孩子時,我們一定要有回應,而且是積極的回應,放下我們的手機和工作,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哪怕每天只有二十分鐘,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爸爸媽媽愛著的孩子,這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自信。
6
高質量的陪伴,更容易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無人可以真正溝通交流的環境中,社會交往能力就會受到很大的抑制。
很多成年人,經常被人說是情商低,不會為人處世,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這真不是他的錯。
因為,他從小就沒有在良好的溝通環境中待過,他沒有學會該如何與別人溝通,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處理人際關係中的問題。
等到他長大後明白了,再去改的時候,卻發現習慣的力量真是強大!
不只是行為習慣,思維習慣更是如此,因為它看不見、摸不著,讓你無從下手!
教育心理學裡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孩子是因為信任媽媽,才去信任這個世界的!
也就是說,一個孩子只有相信自己的媽媽,才會願意去探索這個世界,才會願意去與外界溝通。
所以,很大程度上,一個人的社會化程度取決於童年時期親子關係的質量。
讓孩子從小在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中長大,是我們為人父母應負的責任!
7
低質量的陪伴,會抑制孩子大腦的發育!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喜歡和見多識廣的人聊天,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意思,他們都能秒懂,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一流,跟他們交流,我們會感覺省心省力。
不僅如此,因為他們見多識廣,所以總是能帶給我們一些新的東西,而且他們一般都談吐幽默,氣質高雅,所以,與他們聊天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那麼,為什麼他們的接受能力和理解力那麼好呢?而有些人卻做不到呢?
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機制是用進廢退的,簡單地說,就是大腦越用越聰明,越不用越笨。
大腦只有受到豐富的刺激,才會促進其發育,那些見多識廣的人,因為大腦接受的刺激多,大腦的很多能力自然要強大很多,尤其是當一個人小時候,正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這種影響自然會更明顯!
所以,那些總是沒有人陪伴一起玩耍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大腦接收不到那麼多的信息刺激,發育自然是會受到抑制的!
而且就算是天生智力超群,也會因為社會化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導致情商低下,從而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備受挫折。
8
陪伴陪伴,就是既要陪,又要伴,人在那裡只是陪,伴卻是需要回應的,是需要互動的,沒有互動的相處,彼此都是孤獨的。
就好像,我們初到一個公司上班,雖然辦公室裡坐滿了同事,但我們卻一個都不認識,這時候,雖然貌似很多人陪著我們,但我們卻依然感覺孤單,只有等時間久了,大家都彼此熟悉了,自己有了談得來的同事,我們在公司裡才會覺得踏實很多。
對於孩子,就更是如此。
孩子不僅需要我們陪,更加需要我們伴,他們需要我們走進他們的內心,真正的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知道他們的所思所想。
只有如此,陪伴才是給我們給孩子最溫暖的力量!才是我們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才是我們送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