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閒時花開
花開有聲· 文藝理性
本期插畫作者:插畫師soosh
不是所有家人,都能相親相愛。——娜姐
01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配稱為父母。
一個24歲的讀者留言,說她爸好吃懶做,不務正業,酗酒成性,還有特別嚴重的家暴傾向:她,弟弟和媽媽都曾被她爸打過。
7年前,她媽的頭部顱骨曾被她爸打爛,在醫院住了好幾個月才撿回一條命,至今氣溫一降還會頭疼。
爺爺奶奶生前也曾留下過不少家產,都被她爸胡吃海喝揮霍精光:賭博輸掉兩套房產,喝酒喝到酒精依賴症,混小三睡別人的老婆被人打斷三根肋骨… …
如今,她媽和她爸離了婚,遠嫁他鄉,杳無音訊。她衛校畢業後參加工作5年,弟弟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
她爸才47歲,四肢強健,頭腦靈活,偏偏什麼也不干,需要錢就張口向她和弟弟要,不給就上單位堵人給領導告狀,哭訴自己如何如何不如意,污衊孩子如何如何不孝順。
昨天,她最後一次給了她爸錢後,向這個生命中最熟悉也最陌生的人發出通牒:
“像你這樣年齡的人,很多人都在為家人打拼為兒女鋪路,只有你像吸血蟲一樣吸我們的血吃我們的肉。
從今後到你走不動之前,我不會再給你錢了。要偷要搶,要殺要剮,隨你便。要想繼續要錢,沒門!我是你的閨女,但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啊。”
總有人說,父母再不好也給了你生命,你要懂得感恩要學會體諒啊,你們畢竟是一家人啊。
但是,又有多少人明白,那些不曾被善待的生命其實也後悔來到人間,更害怕與那些根本不知道父母二字怎麼寫的人成為一家人。
所以,不要仗著自己是父母,就可以毫無底線地欺凌、要挾或敲詐你的孩子。
他們已經失去太多愛,就不要逼他們再身負更多傷。
02
你以為的容易和風光,都有著想像不到的艱難和暗傷。
春節回家,碰見一位中學同學,大年三十還忙得焦頭爛額給他惹事的弟弟“擦屁股”:那個比他小11歲的弟弟,臘月二十四醉酒後連砸路邊5輛車,被監控拍得清清楚楚。
他還在上班,母親就哭著給他打來電話:“你快點回來,救救你弟弟……”
他連夜趕回老家,托關係到派出所說情,籌錢賠償受損車主,急得滿嘴長滿火氣泡,母親還一勁兒地催他:“你快點想想辦法,把你弟弟從看守所接回來過年啊。”
“他這樣的人,就該一輩子呆在監獄裡。”平生第一次,他和母親大吵起來。
家中兄弟三人,他是長子。父親去世那年,他18歲,大弟15歲,小弟才7歲。父親臨終前交代他:“照顧好兩個弟弟啊。”
他一度視這為自己的使命和職責。
他大學沒考上,去南方打工,踏實肯幹,頭腦靈活,後來在溫州辦了自己的廠。大弟爭氣,讀完大學考上公務員成了家。小弟一事無成,遊手好閒,加之母親溺愛袒護,頻頻惹事:
16歲時打群架,戳瞎人家一隻眼睛,賠償人家20多萬;
20歲時到他廠裡上班,一言不合用刀子捅了看廠的保安,又賠償人家10多萬;
在兩個哥哥的接濟下,24歲好容易結了婚,結婚不滿一年媳婦就跟人跑了,撇下一個剛滿百天的孩子;
如今快30 歲的人了,主業還是喝酒打牌閒逛,缺錢就讓母親給兩個哥哥要……
“我這是最後一次管他。這些年光從監獄裡撈他,我就花了好幾十萬,捐給山區沒錢讀書的孩子,也能幫一群了。誰的錢是大風刮來的?誰的錢不是捨命換來的?就算是親哥,我也不能這麼幫他啊,這是為虎作倀啊,這是助長犯罪啊!”
同學邊氣憤地發牢騷邊無奈地對我說,這兩年實體經濟難做,廠裡效益也不太好,他一家老小都在消減開支,而立之年的小弟不自強不感恩,還頻頻給他添堵添亂,想想就讓他心寒。
兄弟姊妹之間,互相幫襯是情分和良心,但不是本分和義務,沒有誰活該當誰一輩子的提款機。
所以,不要打著“我們是一家人”的旗號剝削你的兄弟姊妹。
他們過得好,那是他們自己不斷努力的結果,不是你不停剝削他們的理由。
你不努力,讓誰幫你?!
03
認識一個很努力很要強的姐姐。
她15歲初中畢業就到城裡打拼,後來遇見她家先生,倆人從泥瓦匠幹起,組建了一支裝修隊,吃了很多苦做了很多難,終於開了家裝飾公司。
她是家中的大女兒,下面還有三個弟弟妹妹,她一一幫襯父母撫養弟妹長大:有的讀完大學找到了工作,有的沒有讀書也找到了事做。
家裡蓋房子,父母生病,兄妹成家,都是她成萬成萬地往家拿錢,從沒有讓弟弟妹妹分擔過。就連小弟結婚,弟媳家提出要10萬元的彩禮,其中8萬也是她給的。
後來,她和丈夫之間出現情感危機。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丈夫覺得她一個人在養著娘家一群人。
她反思一下,覺得自己對娘家人幫襯得過多了:一個家庭的財產是夫妻共同財產,每分錢都是她和丈夫一起賺來的,她之前忽略了丈夫付出和感受。
看著弟弟妹妹都長大成家,為了改善夫妻關係,她決定不再過度干預娘家人的事兒。
誰知道,她弟弟妹妹一遇到難事兒,張口就是:“姐,你給我三五萬唄!”
就連她侄女要整容,她弟媳也讓她弟弟給她打電話:“你當姑姑的,咋說也該贊助一下你侄女啊。”
“合著這些年,我幫了一群不知好歹的白眼狼。”她哭著給我說,“我的錢是樹上掉下來的嗎?是大風刮過來的嗎?是吹口氣就變出來的嗎?我憑什麼就該幫他們?我活該嗎?”
親情勢利起來,是自私而涼薄的。過度的幫扶,是會助長人性貪婪的。
不過度干預家庭每個人的選擇和命運,讓他們學會為自己負責,也是對生命本身的尊重。
有時,適時的退出和理智的拒絕,遠勝於盲目的善良和一味的包攬。
04
中國式親情的兩大問題:
一是背負“我們是一家人”的重負,在自責和愧疚中過度承擔,一生都為討好父母和成全親人而活,擰巴委屈,沒有自己,最終不但不被領情,還落個“活該”的命運。
一是打著“我們是一家人”的幌子,在依賴和索取中一味蠶食,讓親人和自己一同陷入絕境或落入水中,直至對方抽身離去,或被消耗殆盡,或吞噬至死。
親人之間,更要明了對方的難處,更要體諒對方的不易。
我們是一家人,但不是一個人。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和命運,都該為自己負責和承擔,都要為夢想打拼和堅持,都有無悔此生的坦蕩和向好向善的努力。
這樣,我們在一起時,才會有親情湧動的美好和血脈深處的共鳴。
我是你的家人,不是你的宿主。
如果條件允許,請讓我力所能及地幫你,陪你一起走出眼前沼澤和污泥。但前提是,你勇敢地走在路上。
如果條件不許,請讓我站在旁邊為你鼓掌,而不是委曲求全,忍辱負重,犧牲自己,為你提供寄宿的血肉骨皮,吞噬的營養活體。
05
最好的一家人,是每個成員都日益努力,而後,一個家風生水起。
最好的家人,是你在一路跋涉中活出自己,而後,整個人光亮有趣。
願你有這樣的家。
願你是這樣的人。
——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來源:閒時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