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要吃粽子,中秋節要吃月餅,春節要吃餃子,但是,過清明節要吃什麼恐怕知道的人很少。
清明節吃雞蛋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重要,稱為吃“節蛋”。
清明節為什麼吃雞蛋?
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
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
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
吃雞蛋是源於古代的上祀節。
人們為婚育求子,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並塗上各種顏色,稱“五彩蛋”,
他們來到河邊把五彩蛋投到河裡,順水沖下,等在下游的人爭撈、剝皮而食,食後便可孕育。
現在清明節吃雞蛋象徵圓圓滿滿。
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
畫的五顏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則僅供玩賞。
此外,有些地方還有“撞雞蛋”的習俗,這也是孩子們的最愛。
大家都會紛紛拿著自己家煮的雞蛋逐一碰撞,圖個好彩頭,看誰的雞蛋硬。
如果哪個小朋友的雞蛋皮結實,把另外的雞蛋撞破了,那這個小朋友今年就會長得又高又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