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兒,好好打扮自己!”
我媽變了。
從前她提倡勤儉節約,如今年過半百,卻開始慫恿我塗脂抹粉穿金戴銀。每次見面她都諄諄教導:“你怎麼穿成這樣?皮膚那麼差?”
開始我很驚詫,要知道,這位從吃不飽穿不暖裡走過來的60後,平生最愛研究怎麼省錢。
她在我這個年紀時,總想盡辦法縮減自己的開支。
開始擦的是蛤蜊油,後來乾脆拋棄一切脂粉修飾。對容貌的唯一投資,是世面上最常見的香皂。
穿的就更不用說了,姐姐妹妹淘汰下的衣裳鞋襪塞滿了她的櫃子。活到50多歲,我媽穿裙子的次數不會超過5次。
窮是原因之一。但我家的經濟狀況,並沒有窘迫到買不起一件新衣裳和一罐蛤蜊油。
她只是習慣了敷衍自己、犧牲自己,努力壓制慾望。久而久之,就把馬馬虎虎過成了生活常態。
一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媽老了,臉上溝壑縱生,皮膚也是粗糙黝黑的。那種滄桑,用多少面霜和水乳都抹不平。
而那些年輕時沒捨得買的裙子外套,也都穿不上了……
到了今天,她會流露出些遺憾和惆悵來。可當我試圖為她添置些化妝品和時髦衣物時,她又連連擺手:“算了,老都老啦……”
二十歲時沒捨得買的東西,到五十歲就用不上了。
我媽那一代女人,大半輩子都在講犧牲談奉獻,永遠把自己放在最後。人生過去了一大半,才猛然察覺愛自己的必要性。
所以她常常叮囑我:“趁還年輕,想穿什麼就穿,想用什麼就用,別跟媽媽似的,老了才知道後悔。”
2.“女兒,別急著結婚生孩子!”
人人都在催阿雅結婚,她的媽媽卻一反常態,主張女兒晚婚晚育,“女人一結了婚,就會有許多身不由己。”
媽媽說她深有體會。
二十多年前,媽媽高考落榜,不得不回家待業。
那時她18歲,正是水靈靈的一枝花。媒人便殷勤地往家裡來,把方圓幾公里的小伙子數了又數,非要她挑一個來相處。
開始時,她不願意。因為讀了些書,對愛情有些模模糊糊的嚮往,也有些旁人難懂的夢想。
可外婆聯合了七大姑八大姨來催婚,把“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念叨了無數次。她沒扛住親戚朋友的聯合夾擊,便選了一個順眼的忠厚男人,匆忙嫁作人婦。
婚後過得不好也不壞,媽媽像普通人家的妻子那樣生兒育女操持家務。
再也找不到時間看書,也沒有機會去實現願望,她被生活和命運推著往前奔。夢想漸漸褪色,只能化作午夜夢迴時的一聲嘆息。
兼顧事業和家庭,是大部分中國女人的奢望,也是社會對女性最大的刁難。
聽到這個故事時,我不由想到張小嫻的《離別曲》。
女主角的母親曾經執迷於時裝設計,可婚姻阻斷了她的追求之路。直到二十多年後,女兒出國留學,人生逐步定型。
那天偶然路過一家時裝店,母親忍不住駐足凝望。她站在櫥窗外思索良久,回家便毅然離婚重拾夢想,再一次和圖稿針線打起交道來。
但在現實中,這樣勇敢果決的女性並不多。
家庭猶如扯住風箏的那根線,妻子和母親的身份也會變成束縛。使她不得不自我犧牲,心甘情願地放棄一片藍天。
她不希望女兒重複自己的老路,她希望那個縮小的懵懂的另一個自己,去做真正的自己。
3.“女兒,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
我有個朋友雪兒,她的媽媽膚白貌美氣質高雅,當年曾在縣里最好的小學教音樂。
她的父親開礦起家,曾經也財大氣粗一擲千金,所以輕而易舉地俘獲芳心抱得美人歸。
那個時候,他們郎財女貌人人稱羨。年輕的母親也認為,自己找到了一生的幸福。她很快就懷孕了,孕吐得厲害,反應也很激烈。
父親大手一揮:乾脆辭職算了,反正我養得起你。
於是就心安理得地做了全職太太,女兒剛剛上了幼兒園,兒子又呱呱墜地。
她不得不把心思都撲在了家庭和育兒上,社交圈子一點點縮小,慢慢變得兩耳不聞窗外事,只關心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和吃喝拉撒。
和所有狗血故事一樣,丈夫人到中年後,開始厭倦紅顏老去言語乏味的妻子,轉而和秘書勾搭成姦。
她得知後,哭過鬧過,卻總被負心男的一句話噎回去:“不行就離婚唄!”
婚是離不得的,將近三十年的全職太太生涯已經毀滅了所有的工作熱情,對一個年近半百的女人來說,重投開始已經難以上青天。
所以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只等著歲月把男人的堅硬磨軟,再守著殘缺的婚姻渡餘生。
吃了虧的母親,對女兒的婚姻便格外上心。其實要求也不算過分,無非是任何時候任何境況,都不放棄自己的工作。
這位媽媽說:” 隨時都有離婚單過的能力,才有真正的安全感。 “
4.來自媽媽的信
女兒,你出生那天,我有點小小的沮喪。
不是因為我重男輕女,而是怕你重複那些生而為女人的無奈和疼痛。
因為這個社會,對女人要求太多,也太嚴格。
可你既然來了,我就張開懷抱迎接,並且竭盡全力地愛你、守護你。
我有時也會怕,因為你終將長大,必須獨自去面對世界的風刀霜劍。
我常常惶恐,怕你愛了不該愛的人、怕你飛蛾撲火、怕你不顧一切……
路是你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別,我知道我無法代替你去承受。
可作為母親,還是忍不住要嘮嘮叨叨,哪怕我的經驗在這個飛速發展的世界中,已經有些老套。
我不勉強你聽媽媽的話,但希望你把這些告誡記在心頭。畢竟這世間的道理,殊途而同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