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今天的你是否需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想像一下,十年後的你站在現在的你面前,會對你說些什麼?是誇讚你的辛苦付出、自愛自律,還是抱怨你的了無寸進、安於現狀。
其實你現在走的每一步,都會成就未來的你。年輕時不折騰,難道要把苦頭留給未來身體機能和精力都逐年下降的中老年嗎?
生活中我們都明白什麼樣的日子是過著最舒服的,但我們從小也都學過“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在心理學的鯰魚效應中提到,為了保證沙丁魚的生存,船夫會把一條鯰魚放在沙丁魚缸裡。鯰魚在水中逃竄,沙丁魚必須改變它們一貫的懶散的習慣而避免被吃掉,而船夫的這種做法就是保持沙丁魚的新鮮,避免沙丁魚到達岸邊時還能活著。
自律,就像船夫把鯰魚放進魚缸裡一樣,給人一種焦慮感,激勵人們行動,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生存。
一個人只有不斷地接觸新事物,突破自我,才能在人生旅途中不斷成長。尤其是在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裡,鐵飯碗幾乎消失了。沒有人能靠單一的技能和停滯不前的職業成就一直生活在舒適區。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當下,我們都必須盡力而為。真正的鐵飯碗是無論你去哪裡都能生活的能力。
我們想要跟上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我們只能改變自己,加速我們的提升。很多人會抱怨時間的零碎,太多複雜的事情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這些抱怨是無用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零碎時間的事實,思考如何在這樣一個時代吸收營養,改善自己。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說:一個人到達一定高度,其努力工作的目的就不再僅僅是為了物質,而更多的是為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如果你對當下的舒適感到滿意,不尋求更多的發展和突破,你的生活技能將很容易定義,也很難改變。我覺得時間是最好的裁判,它會給每個人一個公平的分數。
我有一個朋友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公司,每天做一些文書工作和其他工作,工作很舒服導致他一直不願離開,讓大學裡所有的專業都荒廢了。幾年後當他想換工作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沒有任何技能,所以他借2萬元參加了一個培訓班學習編程,並與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競爭。如果他很早就意識到目前的工作不是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並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做好計劃,他就不會淪落到現在的境地。
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必須奮鬥幾次才能認識到自己、認識到工作和生活的本質以及生活的意義。
有句話說:”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從個人角度我是很認同。就比如當你在健身房時,你需要找到自己的極限並克服它們,你才知道,你最大的極限在哪裡。
自律的人總會為他們的未來做好下一步的計劃。魯道夫曾經說過:“當我們處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受過一定的教育、有過一定的生活經驗之後,就會遇到自我意識的覺醒,開始尋找人生的意義。”
我們生活中,總會有家人親戚、老人和朋友會告訴你你應該考取一名公務員和教師。他們為什麼會告訴你呢?原因是這兩種職業是穩定的。我們都知道“穩定”在我們年輕時意味著什麼。當然不排除有些人的理想就是考取一名公務員和人民教師。
然而,數以萬計的年輕人都聚集在“獨木橋”周圍,在這兩個行業中尋求有限的職位。其實每個人的未來都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應該被周圍的輿論所控制。
許多人想要迅速安定下來結婚生子,然後強迫他們的孩子實現他們自己的夢想。然而,自己卻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在一份他們根本不喜歡的工作上混日子。我想在我年輕的時候更多地了解這個世界,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接觸新事物,盡我最大的努力去看看我自己能走多遠。我不想安定,只想安心,我不想看到一個年輕自己已老去。
有一句話說:成年人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成熟的,另一種是年老的。我周圍有許多這樣的案例,在20歲出頭的時候,像一個老人一樣懶惰。成熟的人有勇氣追求自己理想的職業和愛情,他們自律而清醒,意識到沉溺於舒適區的後果,所以他們勇敢而勤奮,最大限度地過自己的生活。
無論生活給我們光明還是黑暗,我希望我們都能勇敢地走向我們希望的未來。
祝你有更自由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