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句諺語,“無能的水手抱怨風向”。
在通過成功的職場之路上,需要學習的功課有很多,不能一味指責外部環境,靜下心來想一想,很多時候,是我們不具備成功的因素。其中不可或缺及必須要學習的一條因素就是“停止抱怨”。
1. 與其抱怨風浪,不如紮緊桅杆
“我為什麼沒有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中啊?”
“我怎麼選擇了這樣一個沒前途的專業啊?”
“我怎麼遇上了這樣的一個沒人情的老闆啊?”
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這樣的抱怨每時每刻都能聽到。
抱怨似乎成了人們反駁的利器,說出來好像自己就不會遭受這些厄運,也好像是要博取別人的同情,引起別人的注意。
但是,你發現沒有,抱怨有時不僅不像你想像的那麼美好,反而有時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和議論,甚至有可能斷送自己職業生涯。
就算人人明白這個道理,卻還是忍不住的抱怨幾聲,大部分人都有這個衝動。
關於抱怨,馬雲的話很經典:“人和其他動物相比很弱,與老虎獅子比不了強壯,與貓狗比不了嗅覺,與魚兒比不了游泳,但是,人如果一直抱怨於這些,就會失去人類本身所擁有的智慧與思想。你也許會忘了自己的一生做過什麼,說過什麼,但是結果不會忘記!”
著名大師鮑溫說過:“喜歡抱怨的人整天都是一副苦瓜臉和沒有靈魂的軀殼,這些只會讓他一步步走向絕望,自己卻渾然不知。”
而一個成功的人,他從不會去抱怨這些,他明白與其花時間去抱怨,不如好好的想一想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來得實在,於是,腳踏實地,潛心研究,最後一步步發現希望,走向成功。
2. 抱怨次數越多,遭受的就越多
很多情況下,你的抱怨,怒吼,控訴,也許沒有人會聽,只是認為你在發瘋,當成一個玩笑來看待。
很多情況下,你的事情也許不像你想像的那麼糟糕,沉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因為你不斷找人訴說,增加了你對這件事所花的精力和時間,才會讓你覺得特別煩惱,一直分不清楚使自己抱怨的事情究竟是什麼。
事實上,被你所抱怨的事情,如果你端正態度去做,你會發現,原本你所認為的是由外部壞境帶來的問題,其實解決的辦法就在自己的手中,自己卻在盲目的尋找。
但是,這種境界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大多數人更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詛咒世界不公平,老天不長眼,讓窮人吃苦挨餓受罪,讓富人逍遙快活享福。
3.努力完成工作比抱怨更有效
人類進入到21世紀,生存危機日益增大,競爭日益激烈,任何企業,任何組織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隨時都有被淘汰的危險。
幾乎在任何企業,都有喜歡抱怨、愛發牢騷的員工。
他們整天都把抱怨的矛頭指向企業中的任何一個地方,抱怨工作不順,單位福利不夠,抱怨工作累,工資少....但是,這個世界上,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人怎么生活的呢?
所以,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有腳踏實地,坦然面對,積極向上的去看待每一次逆境,才會在實現人生價值的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精彩。
4.絕對的公平是不可能的
就像自然界中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一樣,每個人每天也都在努力的適應這個社會,貪圖享樂,不勞而獲,那是死人的生活。
甚至,我們付出了,努力了,沒有一點收穫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誰也不能保證付出一定有收穫。
也許會有人說,海面永遠是公平的。
遠遠看去,確實如此,但如果我們近距離觀察它的話,就會發現大海沒有一刻不在波濤翻滾,即使是在沒有一絲風的情況下,海面也不會保持絕對意義上的平靜。
在這個世界上,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比如,老鷹捉小雞,對小雞來說是不公平的;蜘蛛吃蒼蠅,對蒼蠅來說是不公平的;老虎捕麋鹿,對麋鹿來說是不公平的……生活總是不公平的,但這也是生活的真實和可愛之處。
正是有了這些不公平,才激勵我們竭盡所能去奮鬥。
5.救贖人生的只有自己
猶太人的“聖經”《塔木德》教導人們:“要救贖自己。”
意思就是在說在成長的道路中,老師教我們知識,父母教我們生活,而自己走向何方,成為什麼樣的人,是自己所決定的。
生活一灘爛泥,還是滿地鮮花,取決於自己的態度。
不抱怨的人,茅草屋中能夠活出陶淵明的瀟灑,屋漏偏逢連夜雨中能夠活出杜甫的志向。
人生如何,是在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