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怎麼過?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夕,指陰曆十二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的民俗內容主要圍繞的是“合家歡聚”
如包餃子、吃年夜飯、放爆竹等
這也正是中國人為什麼把大年三十看得那麼重要的原因之一。那麼大年三十的習俗有哪些?
貼門神
1.貼門神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
貼春聯
2.貼春聯在大年三十到來之前,一定會貼上一副紅彤彤、喜洋洋的春聯,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貼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也預示著來年的好兆頭。
年夜飯
3.吃年夜飯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每家每戶的年夜飯都置辦得非常豐盛!
4.看春晚
全家團圓最少不了的就是收看每年一次的春節晚會,全家老小聚集在電視前收看春節晚會。
5.放鞭炮大年三十晚跨年的那一刻就會響起“隆隆”的鞭炮聲,預示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紅紅火火。
6.壓歲錢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貼門神、貼春聯、包餃子、點燈籠、吃年夜飯、看春晚放鞭炮。忌不給紅包,不可說不敬之語,吃飽了要說“有了”,串門別趕飯口,“守歲”有講究,福字不能倒著貼,不能熬藥和吃藥。
祝大家春節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