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受到眾多文學家喜愛的植物意向中,竹子可以說是最為奇特的一種,不同於楊、柳、梅、菊等純觀賞性植物,竹子的實用性更強,而且涉及類似竹籃、竹蓆、竹屋,甚至餐桌上的竹筍等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通常來說,這種家常使用的植物因為沾染了"俗氣"很少受到詩人青睞,那麼為什麼竹能成為特例,不僅入詩入畫,還在千百年來被人們賦予了格外高潔的品質,甚至被抬上了極高的地位呢?
一、竹的意象,千年曆史賦予的故事
1、 從遠古到先秦
我國從數千年之前就已經有了種植竹子的歷史,當時主要是作為竹簡、竹製桌椅等實用性的需要而種植,但同時也讓人們發現了竹子頑強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說文解字》中對竹的解釋是:"竹,冬生草也。"這樣的解釋也同樣證明古人對其生命力的嘆服。
因此古人最初喜愛竹是由於對其生命力和繁殖能力的崇敬,有此衍生的相關神話故事例如《後漢書》中記載的:"夜郎者,初,有女子浣於遁水,有三節大竹流入足間。聞其中有號聲,剖竹視之,得一男兒,歸而養之,及長,有長武,自立為夜郎侯,以竹為姓。" 就可看出當時一些對竹的意象賦予,大多與求子、求後代平安等心思有關。
2、 春秋與魏晉
到了春秋時期,竹的意象發生了巨大轉變。在原本更貼近天性的意像上變為向精神層面靠攏,開始初現君子之風和對愛情的追求。
《詩經·淇奧》中有:"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樣的詩句,描述的正是君子如竹般的正直作風。而《楚辭》中則有"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這樣描述幽竹阻擋了愛情之路的句子。這是竹意像走向成熟的萌芽。
魏晉時期是崇尚自然和隱逸之風最盛的時候,而竹林的清雅幽靜也正合其意,風流曠達的竹林七賢正是當時的代表人物,崇尚自然美的士大夫很多都喜歡在家附近種植竹子,漸漸地又給竹賦予了思念的情愫,而對竹的欣賞也開始從自然走向內涵。
3、 盛唐至兩宋
唐宋時期是竹意象完全形成的時期,當時的文人繼承了魏晉對竹的喜愛,創作了大量有關竹的書畫詩詞作品,將竹的內涵美研究的細微而透徹,又兼在寫竹時加入了自身的心緒,給竹添上了濃重的時代色彩,也就自然而然的和個人經歷、品格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此以後,以竹自比、借竹訴情也就變成了詩人們作詩作文的常用手法,而且在之後的千年時間里長久了流傳下來,成了具有自己獨特寓意的意象之一,在文學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筆。
*****二、 竹的審美,文人與竹的難解之緣*****
1、 竹的審美形成
審美出現是在意象形成之後的,最初的趨向天性的竹意象的審美價值是較低的,而到了魏晉時期,我們對竹從自然美開始窺視其內涵美,才真正對審美有了較高層次的要求。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們追求回歸自然,這種回歸是身心的雙重回歸,因此隱逸山林成了一種流行。
而這林正是竹林,"獨坐幽篁裡,彈琴复長嘯"是當時士大夫階級表現自己灑脫之情和無為而治風格的常用方法,在這種本心下,竹也就在世人心中和孤高、隱逸劃上了等號,這是時代特點賦予竹子的獨特審美意趣。
2、 走向成熟的竹審美
唐宋時期是竹意象的成熟期,也是竹審美的成熟期,這是由於當時詠竹詩詞更加細緻且深刻才讓二者能夠重合。
作為詩歌蓬勃發展、詩人天縱奇才的時代,以白居易、杜甫和李賀等大詩人為首的一大批詩人都曾以竹的自然之美、種竹養竹之樂、竹的高潔品行等方方面面入詩入畫,更以品竹談竹為好友相聚之樂,當時對竹的審美已經超越了隱逸之風,更多的是以竹作為自律的標杆,學竹的正直、淡泊氣質,以正己身。
相比於魏晉時期將自己情感寄託於竹,這個時候的竹文化已經反其道而行之,將竹本身的內涵美挖掘出來,並且通過其特點對自身進行鞭策,這是竹審美成熟的表現之一。
除此之外,在當時的文政不分家的觀念和儒學、宗教的干預下,文人們的詩文中也有自己對當時風氣、政治方向的推崇於批判,剛好竹的孤傲高潔很容易就成為了文人士大夫推崇的品質代言人。
故此在當時,竹是人們藉以明志、展現審美情趣的不二之選,而竹不僅成就了文人的風骨,也成就了自己至高的審美地位。
3、 竹審美的深化之路
審美的發展是一個民族文化、思想、道德發展的過程,先秦兩漢時期的對竹的意象更多的來自其自身實用價值的延伸,是單一的。
從春秋時期開始,人為竹賦予了以自然性為延伸的更多意義之後竹的寓意開始變得多元化,對比百家爭鳴的時代文化我們可知,當時的文人思想得到了較大的解放和發展,故而在意像上才有了更多聯想和賦予。
到了唐宋時期,在前人的基礎上開始重視物對人的幫助,比起自然美也更加在乎其內涵,強調節義之風,"瘦玉蕭蕭伊水頭,風宜清夜露宜秋。更教仙驥旁邊立,盡是人間第一流。"
在愛國的飽學之士眼中,堅韌不拔、不畏環境艱苦甚至不屈服的竹是義節的化身,而在推崇竹的時候也就提升了對其審美的深度。
從自然美走到賦予美再昇華為內涵美,從竹的審美深化之路也能看出我國古代人們的思想進化過程,對研究古人思想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竹以寄情,借竹訴說的難言之話*****
1、 展現君子之風
借物喻人是古人常用的作詩方式,古代文人所崇尚的君子之風並不能從空想中得來,需要有外物來描述。
在《禮記·禮器》中恰好有關於以竹比人的說法:"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筠指的是竹子的竹節,將它與人相結合,來指代做人的氣節。恰好竹子挺拔、常青、耐苦寒的特性也能和古人所追求的正直、操行、堅韌的特點相吻合。
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風可以藉由詠竹表達出來,"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竹的君子形貌在古人筆下多種多樣,不勝枚舉,這些描述將竹從單純的物像上升到了人性與修養,賦予了竹一種人格意蘊。
2、 表達隱逸之情
竹作為表達隱逸之情的物象來說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那麼為何它能夠表達古人的歸隱思想呢?
從王維的《竹里館》中"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一句我們可以看出,竹林的生長位置通常長在人跡稀少的地方,遠離世俗的地點成了世人嚮往之地,而這地點的生長物也就成了表達隱逸風的指代。
同時,從蘇軾的《定風波》中的"竹杖芒鞋輕勝馬"我們讀出了不受世事拘束的自由和淡然,而其中所借用的也有竹,可見竹對遠離塵囂的表達的確是獨一無二的。
3、 訴說心中悲痛
"野竹獨修修",在杜甫筆下的竹除了有對自己的個性的堅定之外,也有更多對山河凋零的悲痛,在他的詩中,竹替他抒發了看到朝政腐朽、百姓流離的痛心,抒發了對王朝山河破碎、風雨飄搖動亂四起的現狀的惋惜。
通過竹的生存條件艱苦和一個"孤"的特性,也抒發了報國無門,受人孤立,但仍然保持自身品行的意思。將自身的遭遇和世事與竹的自身特點和生長環境相聯繫,讓讀者自己感悟其內心的悲痛,是古代詩人將共情能力發揮到極致的表現。
4、 表現宗教理念
古人曾將僧侶講法的道場稱為"竹林精舍",普陀山上也有關於紫竹林的描寫,可見竹的超凡脫俗也被宗教文化所化用。
白居易晚年的《池上竹下作》中有一句"竹解心虛即我詩",晚年信佛的大詩人在詩中也頗有禪意,這裡的詩除了字面意思也通過諧音表現出師的意思,將竹作為老師,可見其學的也自然是竹超凡脫俗、遠離世俗塵囂的品質,是為竹子賦予了禪宗的韻味。
***結語:***
在古人心中,一樣東西的實用性固然重要,但能夠在筆下流傳的必然對其內心的幫助更大,竹幸運地被文人墨客發掘了它的內在價值,從簡單的製作物品的原材料成了眾人表情達意,甚至藉以明志的一種標誌,而藉由竹子的品行高潔,古人也幸運地給自己的心緒找到了排解和逃避的途徑。
古代竹文化豐富的內涵讓它成了整個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古人的一大精神享受,也是留給我們的瑰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