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夫妻老來伴,年輕時積攢的情分終究要為老年生活買單,這是婚姻的歸宿。
於是有的夫妻恩愛如初,有的夫妻相見兩惡,有的夫妻則湊合度日,而不同的結果在最需要陪伴的階段全方位呈現,讓過得不如意之人悔恨以前的所作所為。
但千金難買早知道,哪怕被無數過來人提醒安頓,無所謂的人依舊我行我素,甚至隱隱有些不屑,覺得自己現在能把對方牢牢的拿捏,擔心什麼以後。
不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盲目自信,讓他們在婚姻裡各種作賤,半分餘地都沒留。
其實要是搭伙過日子的湊合好歹能有個伴兒,或趁年輕離了再婚還能培養點感情基礎,可拖到中年離了婚,很多事都會變得複雜不易。
而好聚好散尚且能留住點底氣,一旦胡作非為的鬧離婚,會和孩子親人背道而馳,因此到了中年離婚的夫妻,誰越“虧心”,誰的後半生越淒涼。
楊琴嫁給孫濤後,經歷過婆婆小姑子各式各樣的刁難,比如飯做不好吃婆婆摔筷子;餅烙不好小姑子能冷嘲熱諷一天;懷了孕照樣做一大家子的飯;月子裡沒人照顧自己熬加吃了一個月小米粥;還總被惡人先告狀挑撥夫妻倆的關係……
反正在一起過得那五年,婆婆小姑子沒一個善茬,什麼月子仇、不帶孩子的仇與往日磋磨的手段相比根本都不算回事。
所以盼著分了家後,她攛掇著丈夫舉家去外地打拼。那段日子雖然一貧如洗且過得又苦又累,可心裡有盼頭讓她一直咬牙堅持。
生活確實不會虧待努力的人,艱難的熬了十餘年,他們的小日子漸漸過得有聲有色,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好。
但她怎麼也想不通吃苦受累的生活都挺了過來,為什麼日子有了起色家反倒被顛散了。
不知道孫濤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和她離了心,只記得他那幾年的所作所為。而夫妻倆的感情被撕開了一個小口子,由錢引起。
孫濤給父母兄弟姐妹借錢,別說商量連提一聲都不,她心裡的氣火冒三丈但礙於都是一家就硬生生忍了,可讓人寒心的是她父母生病住院,她什麼都沒來得及說就被丈夫處處提防,被婆婆拐著彎罵天天吃白飯還想著扒外。
為此她第一次和男人大吵了一架,然等來的不是男人的愧疚認錯而是理直氣壯,因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照顧老人輪不到她這個外嫁女。
生了嫌隙的口子在家庭矛盾中日益增長,她的一退再退,到頭來成了軟弱可欺。只不過這一切被具有彈性的忍耐不斷包容,要不是孫濤出軌,這跟彈簧或許堅持到最後都不會斷。
可惜孫濤沒給機會,楊琴只好提前斷了線,但為了孩子,她一直想法設法的拖著,即便讓他拿捏著軟肋耀武揚威得寸進尺。
婆家上下瞧不起她,在孩子麵前風言風語,那幾年娘仨抱團取暖,心擰成了一股繩。
楊琴替孩子圖謀,孩子為母親省心,於是忍辱負重到兒子結了婚,女兒嫁了人,四十五歲的她立即離婚。
這一轉變,讓所有人詫異。
因為楊琴是個標準的中國式妻子,在外吃苦耐勞,回家照顧老小家務全包,為了婚姻委曲求全,男人犯了錯一忍再忍,現在突然的離婚,是誰也沒有料到的。
不過在側目了一下後,大家又掉頭看她笑話,畢竟女人上了年齡離婚,再嫁也不會好到哪去,以後的日子遠遠比男人過得艱難。
但離婚三年,本該落魄的楊琴容光煥發,整個人都年輕了五歲,瀟灑無畏的孫濤被被生活折磨的就剩了後悔。
原因有二,一是兒女都向著沒過錯的母親,對楊琴孝順照顧,對孫濤僅是面子情分。
二是孫濤娶了出軌的那個女人,但她並不適合過日子。家務活懶得做,經常和婆婆鬧,兩個人還逼著他二選一,把好好的家折騰的烏煙瘴氣,加上孩子與他生疏,整個人苦哈哈的。
而楊琴除了工作,還會約上幾個朋友出去旅遊,買以前捨不得買的衣服,看從未看過的電影,週末會與兩個孩子一起聚餐。
短期內的差別已經有了明顯差異,時間一長,只會更加不好過,甚至面臨淒涼的晚年。
可見到了中年要離異的夫妻,誰“虧心”,誰的晚年不好過,這和經常說的善惡有別難逃一劫恰是一個理。
當你在年輕時肆意揮霍對方的付出,讓熾熱的心冷卻,忍耐不了會不計後果的離婚,為了孩子會堅持到他們長大。
前者離了好歹恨意會隨著時間淡化,後者加劇了痛苦留下的後患就過渡到了晚年,尤其是孩子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對錯面前自然偏向了對的人。
而且你失去了對你好的人,對方離開了糟糕的人,在不對等的關係中,損失大的人本就討不了好。
於是在種種因素成倍疊加下,虧了良心做錯的人就要承擔起釀造的後果。輕則,兒女一視同仁,父母站在你這邊,重則,失去了孩子,又要被父母責怪。
有句話說二婚夫妻餵不飽,那麼到了中年再婚的夫妻純粹是不盡興有防備的搭伙過日子,所以何苦為了一己私慾離開同甘共苦的枕邊人,給晚年留禍根?
別等到了晚年,失去了一切才後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