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在北京十三陵定陵萬曆皇帝的陵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絲綢布料,就是這堆絲綢布料引起社會上的廣泛關注。
這些絲綢布料自然具有文物價值,可是20年後,南京云錦研究所接到了一項來自國家的任務,就是把這些絲綢布料給復原。
上升到國家級別,這些絲綢布料在文物價值外,肯定還有意外驚喜。
早在出土的時候,研究人員就曾經把這些布料給拼湊在一起,發現是件完整的衣服,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竟然是萬曆皇帝的龍袍——明皇帝織金孔雀羽妝花紗龍袍!
01
妙手天工恢復原貌
在70年代,各方面都比較匱乏的前提下,國家仍舊給南京云錦研究所撥款30萬,可見對這件事情的重視。
這件龍袍早已褪色,腐朽不堪,局部已成碎片。
他們只好根據當年的發掘報告進行研究。專家們查找了大量古籍文獻資料並研讀考古報告,經過多次論證,最後終於拿出了複製方案。
不過,在具體執行的時候,又遇見了問題。
萬曆為了顯示皇權,龍袍大量用金,壽字用捻金線,妝花用片金線,共用捻金線4000米,片金線11300根,可謂“寸金換寸錦”。
龍袍全身共織有18條五彩龍,領緣中為一正面祥龍,左右分列兩條相同的五彩行龍,兩袖為兩條龍首向上、面向前襟的昇龍。
上衣中間有一如同柿子頂端的柿蒂龍形狀圖案,兩龍首尾銜接盤踞於前襟後背,下裳共有龍欄11條,紋飾為龍趕珠、海水江牙及八寶紋。
龍袍的材料和工藝如此考究,對於今人的複原已經很難。
但不要忘了,萬曆皇帝長期不上朝,喜歡吃喝玩樂,是個肥肥,他是要費不少布料的。
這件龍袍身長134公分,袖長240公分,袖寬58公分。龍袍雖為上衣下裳,但是整體結構看不出任何接縫,下擺打有37道合抱褶。
這件龍袍複製前後用了3年,僅畫稿階段就用了一年時間,共畫了9幅設計稿。
接著構思設計用了8個月,挑花用了8個月,裝機3個月,最後織造用了5個月。
為了避免失誤,在龍袍面料上機前,對每一個局部還要進行輔機試樣。
同時要忠實於歷史原貌,此次龍袍的面料製作,採用的是明代67公分寬的織機。
據介紹,這件龍袍屬雲錦中最高級別“妝花”,關鍵工藝就是挑花結本,要求必須是按照傳統工藝手工完成。
挑花要求很高,過去一般挑花要求是100根,而這件龍袍必須達到1800根,龍袍門幅排兩面,各分900根,再拼接在一起,一根也不能錯。
整件龍袍複製從織造到縫製完全以手工完成,材料珍貴,工量巨大,極其費時費工。
02
為啥不用機械代替呢?
看到這裡,大概有個問題,那就是為何不能以機械代替,這就不能不提這件龍袍的面料—— “雲錦”。
現在的面料紡織一般是由電腦程序語言來控制的,但是雲錦紡織目前還不能由電腦程序控制,始終保留著傳統的提花木機織造,整個過程完全需要人力來完成,這種靠人記憶編織的傳統手工織造技藝仍無法用現代機器來替代,所以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織造南京云錦的秘密武器叫做大花樓木織機,大花樓木織機長5.6米、寬1.4米、高4米,由1924個構件組成,俗稱花樓機。
這種木織機對於織造技術的要求很高。
過去的老藝人不用意匠稿,全憑頭腦和心算,不僅要把紋樣按織物的具體規格要求,計算“分寸秒忽”,將紋樣在每一根線上的細膩變化表現出來,還要按紋樣圖案的規律,把繁雜的色彩進行最大限度的同類合併,編結成一本能上機織造、讓織工讀懂的程序語言花本,即常說的“挑花結本”工藝,也是南京云錦妝花織造技藝所獨有。
每台織機分樓上樓下兩部分,織造時,樓上拽花工根據花本要求,提起經線,樓下織手對織料上的花紋,妝金敷彩,拋梭織緯。一根緯線的完成,需要小緯管多次交替穿織,自由換色,工藝十分複雜,上下兩人配合,一天僅能織5-6公分,這才有了古人的"寸錦寸金"之說。
如果說,絲綢是織物之最,織錦是絲綢之最,南京云錦便是織錦之最,而“妝花”工藝就是代表南京云錦的技藝之最。
所謂“妝花”,是指在某種顏色的緞地之上織造出五彩繽紛的彩色紋樣,它的特點是色彩絢麗豐富,配色多種多樣,有時可多達十幾色乃至二三十色,卻能繁而不亂、統一和諧。
“妝花”這種獨特的織造技藝,至今之所以無法用現代化機器替代,一是因為原材料嬌嫩:“妝花”多使用孔雀羽線和扁金線,前者是鳥的羽毛,後者是牛皮紙與金箔捻成的線,很容易因為無法控制力度,把線扯斷。二是在於名叫逐花異色,也叫通經斷緯的獨特織造工藝。
這裡的通經斷緯,是由緙絲的一種織造技藝傳承而來。織緯時各色緯線只在花紋輪廓線內引入和中斷,即謂“斷緯”。這種技藝實現了在緯向同一梭內配織豐富多彩彩緯,逐花異色的奇效,還不增加織物厚度。
在傳統的織造工藝中,經緯線都是單一的色彩,而由於南京藝人發明挖花工藝,解決了同一緯線異彩異色問題,且現代只有南京生產。
所以,國家只能把復原龍袍的任務交給南京云錦研究所。
“通經斷緯”技藝可以任意配織顏色,織出“逐花異色”永不重複的作品,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絲織提花技術的最高成就。
龍袍,便是妝花的極致。龍袍要按照領、袖、前後、正身等部件進行整體的圖紋設計,並一次織製成型,縫接時要求金彩、花紋銜接得嚴絲合縫,渾然天成。
由此可見,雲錦織造技藝是一套系統嚴密的工藝體系,經過紋樣設計、挑花結本、材料加工、造機、織造等一百多道工序,以手工方式完成織造。
而云錦的貴重,不僅由於織造的繁複,還因為使用捻入了真金和孔雀羽的絲線,製作金線要把一片黃金經過3萬多下錘打,變成薄0.1微米的金箔,薄到人的體溫都可以令它捲起,再把金箔粘在一種特殊紙張上去切割。
說云錦是全世界最貴的面料,絕對當之無愧。配得上、壓得住雲錦的人,肯定非富即貴。
“南京云錦”,與成都蜀錦、蘇州宋錦、廣西壯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列中國四大民錦之首。
03
華麗歲月的見證
由雲錦見微知著,可想當年秦淮河畔的繁華。
曹雪芹的祖、父輩曾全權掌管江寧織造。可以說曹氏家族在江寧織造府中數年的生活體驗成就了曹雪芹和《紅樓夢》。
賈府主子們穿戴最常用的便是雲錦。可以說,《紅樓夢》中若是少了“錦”字,那種“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盛”的富貴之氣也將減弱不少。
例如第三回鳳姐首次露面時穿的“鏤金百蝶穿花大洋緞窄褃襖”,第六回劉姥姥眼中的鳳姐兒穿的“石青刻絲灰鼠披風”,都是雲錦。
最具重量級的,就屬賈寶玉那件獨一無二的“孔雀金裘”。
這也是雲錦區別於其它地區錦緞的重要特徵,雲錦最為金貴的一種,就是把孔雀羽毛和金線交織在一起,由此而顯得嵌金點翠,華美驚人。
這漂亮的孔雀羽線,閃爍著寶石般的光輝,奇妙的是當變換視覺位置時,孔雀羽線能顯現紫、藍、綠、黑等不同色彩,產生“轉眼看花花不定”的色彩變幻。
正是因為這樣美妙絕倫,在元、明、清三朝,雲錦被指定為皇室御用貢品。歷代統治者相繼在南京設立官辦織造局,專門管理雲錦的生產並壟斷了雲錦的銷售。
一時之間,秦淮河一帶機戶雲集,機杼聲徹夜不絕,近三十萬人以此為生,產量空前,為當時南京最大的手工產業。
如今,《紅樓夢》中曹雪芹如數家珍地描繪的雍容華貴的雲錦服飾,在2003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為億萬觀眾所矚目。
2010年戛納電影節紅毯上,范冰冰那一襲驚艷世界的“東方祥雲”龍袍,讓世人牢牢記住的藝術品,這件華服也被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1年,中國郵政發行了《雲錦》特種郵票。繼續了一梭一線一世界,寸錦寸金玉雲錦的傳奇。
2015年,中國高級定制設計師勞倫斯·許雲錦大秀在米蘭世博會南京周上演了一次純雲錦大秀。
雲錦因其豐富的文化和科技內涵,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是公認的“東方瑰寶”、“中華一絕”,亦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如今的南京云錦,因其珍貴而更偏重觀賞性,也許更多時候被壓在箱底或被展示在展櫃中,但它們不知疲倦的閃爍、炫耀、喧鬧,依舊在向今天的我們講述著它和那些家族、時代榮極一時的過去,更向我們緬懷著那些無與倫比的智慧和心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