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通常會聽到:“我跟你說個秘密,你不要告訴別人。”而有時候,這樣的事情往往會一傳十、一傳百,最後變成了大家都知道的“秘密”。
而且,在有些人身上把“和你說個秘密”這樣類似的話已經當成了一個習慣用語。
不管這個事情是不是秘密,是大還是小,已經有多少人知道,他在告訴你之前都會說這句話,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語言行為,也體現了對方的心理狀態。
當有人跟你說“告訴你一個秘密”的時候,基本出於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對方覺得你值得信任;
二、對方覺得要和人分享,並享受別人聽到秘密時的驚訝;
三、這個秘密的內容適合跟你這種人講。
當然這三個因素不只是單一種出現的,往往是三種因素並存。
如果是關係特別好的朋友,對方會覺得你值得信任,所以才告訴你這個秘密,而且這時會讓你感覺到與他之間的關係更加親近。
如果一個小朋友跟你分享他的秘密,那你是值得慶賀的,你贏得了他的友誼;
作為同事或者是鄰居閒談告訴你的話,他(她)的潛台詞有兩個:一個是希望你繼續傳播,另一個就是等待看你驚訝的表情。當然秘密的內容不一樣,所以也要視情況而定。
當出現第二種情況的時候,你就要考慮這個朋友是否值得交往了。
因為對方既然把別人關注的目光當作是一種享受,那就要防備有一天你的事兒也會成為他的談資。
這種人喜歡聽恭維的話,喜歡出風頭。當然也可能是因為秘密在他的心裡待不住,他覺得過於驚訝迫不及待要和你分享。
他告訴你的潛台詞是:“怎麼樣,我知道的很多吧?我的能耐很大吧?恭維我吧!”
這樣的人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了電影屏幕,一舉一動都在註意別人有沒有註意自己。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這個秘密太讓人驚訝了,你要考慮自己要不要聽,因為往往知道的越多反而對自己越不利,這不是一種好現象,你可以選擇不去知道這個秘密。
第三種情況出現的話,你就要反省自己的處事方式了。
是不是給別人留下這個印象?這個印像是你預期的嗎?你滿意自己現在的狀態嗎?
反省自己是最重要的,不要怪別人這樣認為你,要反省自己為什麼給別人留下這樣的印象,注意自己日常的行為語言。
比如說,有個朋友就喜歡和你分享他的戀愛史,那你留給他的印象就是:你也是一個戀愛史很多的人;你喜歡探索人的戀愛史。
生活是一面鏡子,隨時可以反映出你自己的樣子,如果朋友經常和你分享某個類型的秘密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出自己留給別人的印象,矯正自己的處事方式。
當然朋友要和你說秘密也有一個動態的心理過程,首先他聽到這個秘密之後覺得很驚訝,想要找個人分享,他也想看到別人驚訝的樣子。
然後他考慮了一圈,發現這個秘密就適合和你這種類型的人講,然後他覺得你比較可信,就講給了你。
當然也許你會傳播給下一個人。另一個動態的過程是他知道這個秘密,而這個秘密正好關係到你,跟你說是為了提醒你,不要犯錯誤。這一類的被我們稱為知心人,是真正對你好的。
事實上,所謂的秘密,應該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第三個人不應該知道的東西。
不過結果卻很不讓人滿意,因為這個所以的秘密,最後往往成為公開的秘密。不過,這個結果雖然令人尷尬,但說秘密的那個人其實並不是很在意,或者他更希望這個所以的秘密能得到傳播。
之所以用這樣的方式說出來,無非就是為了強調自己對這個秘密的重視程度,對你的重視程度。
在很多時候,真正的秘密,都是隱藏於人們內心深處的東西,能拿出來的說的東西,自然就不再是什麼秘密了。
所以,當人們講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對秘密本身真的做出秘密的姿態來,隱藏著從來不對第三個人講起。這樣做又是會顯得很不明智。
“告訴你一個秘密,你不要告訴別人。”這句話從兒童時期就開始流行。
人們因為自己能夠怀揣一個秘密而希望讓別人覺得自己充滿了神秘感,因為想和別人親近而通過私密的談話獲得認同感,因為覺得和對方是同一類人而覺得可以和他分享秘密。一句話看盡世間百態,可以觀人,可以窺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