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最好的距離,不是親密無間,而在於張弛有度,親密卻不會給對方造成壓力,保持距離卻不會讓人感覺刻意的遠離和生疏,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游刃有餘。
真的,與人相處,要懂得保持分寸,凡事適可而止。
友好不等同於無理,尊重不意味著可以肆無忌憚。
越是在乎的人,越是要懂得保持分寸。不要以彼此之間的感情作為理由,然後無所顧忌的傷害別人。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需要保持一點距離感,有點神秘感的關係,才能長久下去。
就好像街道兩邊的行道樹一樣,保持適當的距離,才不會因為爭奪陽光和養分而自相殘殺,才能在風雨來襲時共同抵擋風雨。
保持分寸,與人保持適當的距離不是刻意的疏遠,而是在適當的範圍之內,維持好彼此之間的關係。不會過分的打擾到他人的生活,亦不會因為自己的言行舉止而給他人造成傷害。
在合理的範圍之內,互幫互助,共同前行,一同進步,在人生前行的路上,維持彼此之間的感情。
懂得保持分寸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無心之舉而中傷他人,懂得什麼該做,什麼能做,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如此才能更加友好的與人相處。
與人相處,要懂得避諱。
人人都有自己不願提起的東西,或許是一個人,或許是一段往事,或許是一類特定的物件。
陳年往事雖已成為過去,但有的傷痛卻留在人們的心裡,再次提起還是覺得痛。
與人相處時,要懂得適可而止,當面對別人不願提起的事情時,就不要再保持一貫的好奇心,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請及時閉嘴,尊重他人。
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傷疤被一次又一次的揭起,暴露於大庭廣眾之前,誰也不願觸碰內心那片傷心之地,一次又一次的感傷。
偶然提及或許是無意,但當知曉以後就該謹記,切莫以討論別人的傷心事為樂趣,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那不是直言不諱,也不是為人坦率,而是不折不扣的愚蠢。
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並不是多此一舉,而是為人一世的善良。
不知者可以無罪,但明知還要故意冒犯就是可惡。世間因果環環相扣,多一點善良,少一點惡意的傷害,於你於他於大家都好。
與人相處,要懂得克制。
看破卻不說破是一種智慧,不故意為難他人,才能不被世人為難。
這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世界,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有的時候,選擇沉默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刨根問底是辦案的做法,可是人生存於世,哪有那麼多一定要昭告於天下的事情。
他人不願說,問了也白搭;他人願意說,不問他也會說。
說與不說,全在於個人的選擇,他人並無權干涉。
即使看破,也沒有追問的道理。故意的讓人難堪,其實並不能證明你有多麼的聰明和機智,反而讓人覺得你小人得志。
當一個人的做法並不會對他人造成傷害,無論他刻意的隱瞞了什麼,都沒有說破的必要。
善良不一定總是浮於表面,謊言不一定就是傷人的利劍。學會閉口不言,保持沉默或許也是一種對善良的默許。
人與人之間可以交心,可再交心的人也永遠無法一條心。
再默契的人也會產生分歧,再友好的朋友也會產生爭執,這本就是世間常態。
走得近了,產生摩擦的機率也就大了,越是親密無間,越是容易因為過近的距離而分崩離析。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如同彈簧一般,在彈性限度內,無論怎樣壓縮或拉伸,一切都還能回到最初的模樣。
可若是沒個分寸,不懂得適可而止,便會破壞彈簧,最後的最後,無論怎麼努力,一切也不能如初。
彈簧是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不要過度的疏遠,也不要過度的親密,凡是點到為止。
維持讓彼此感到最舒服的距離,不要刻意的靠近,也不要有意的疏遠,就在那不遠不近的位置上,維持著彼此的關係。
凡是都會有個度,它提醒著人們,一旦踰矩,便沒有回頭的餘地。對別人造成的傷害,最終也會反彈到自己的身上。
所以與人相處,務必要懂得適可而止。
不惡意的中傷他人,也不要揭人傷疤,讓人難堪,更不要刨根問底,追問別人不願提起的事情。凡事適可而止,給別人起碼的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