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偉大的作家曾說過:“人的一生,只有小孩的笑和老人的笑是純真無邪的,前者是人生起始,心無所存,後者是看透人生,心無所礙。”
人生,只有經歷過一些事情後,才能看透它。
也會慢慢明白,人生,最大的安全感,一是會存錢,二是能獨處。
我曾看到很多人說:錢存起來是死的,要學會花,要學會把它變成一種投資,讓錢生錢。
我對此深信不疑,但後來發現,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而言,其實很難做到這一點。

有些人很看不起會存錢的人,覺得這種人很老實,不會把錢用在實處,花錢報培訓班讓自己學習更多的技能,用學到的技能去賺更多錢不是很好嗎?
這事情很多人都會想——用錢來投資自己。
但事實往往與自己想的截然相反。
你報的培訓班可能一點用都沒有,你學的技能可能早已被這個社會淘汰。
甚至有時,你會發現,你的投資和你的獲得是不成正比的。
人人都呼籲,我們要享受努力的這個過程。
但努力的這個過程是什麼,是人在受苦,受苦受累的慢慢習慣了,那過程又何談什麼精彩之處。

今天早上看了一個專家說得話,讓我笑了。
他說:現在大學生失業,一方面是企業經營不善,沒有工資發給大學生,另一方面,是大學生缺少工作經驗。
他提出的解決辦法是:讓大學生給企業出錢,這樣,企業也可以拿錢出來給他們發工資了,而且大學生去企業工作,也能夠獲得工作經驗。這樣就能夠有效改善高校畢業生無法就業率低這個問題。
他說大學生這樣出錢是一種投資。但這和拐著彎的報培訓班有什麼區別——我出錢,你教我技術。
這位專家可能忘記了,大學生之所以要工作,就是為了賺錢。
要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安全感,存錢是最好的方式。
它比任何投資都來的穩妥得多,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承擔不起投資的風險。
其二,人要往上爬,離不開獨處。山頂的風景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人生的遺憾,遍布在各處。
熱鬧喧囂的日子,代表著心裡面的浮躁。
一個浮躁的人,怎麼能夠做到靜下心來好好提升自己呢?
林語堂曾說:“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麼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麼都懂,畢業後才知道什麼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麼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

任何一顆心靈的成熟,都必須經過寂寞的洗禮和孤獨的磨練。
任何一切的成功,都帶著孤獨的影子,
因為人,生而孤獨,因為人,只有少數人可以成功。
習慣孤獨,享受孤獨。
並永遠記住一句話:“張開大嘴四處嚷嚷只是人的本能,閉上嘴巴用心思考才需要人的智慧。”
人的一生很難,任何人於我們而言,都是靠不住的。
我們要往上走,就得給自己打好地基。而這個地基,就是你的資金和你的毅力。
我很喜歡一句話:實現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礙是今天的疑慮。
餘生,願更好!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MSllC9SOzG1_GE4eCFAAQ98aoZPXkAW4nwK7lLRqWDfodnpT1nHxeR8C9aZPSqWC/?source=tuwen_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