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者,都希望子女將來有出息,能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既為家族爭光,也能跨越階層,過上更好的日子。
然而事在人為,有些父母嘴上說著想讓子女有出息,行動上卻不那麼上心,甚至於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對子女來說,父親和母親給到的印像是截然不同的。
所謂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親的愛更多是在不言中,是在行動上,母親的愛則常在耳邊,對於女性而言,對於子女的愛意更加溢於言表,希望子女能感受到母愛。
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是根源的,父母雙方的教育方式、行為習慣、思想觀念等等都影響著子女的性格、人品。
身為母親而言,可能在生活上更關心子女,而身為女性,慈愛則較多,見不得子女吃苦受累。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母愛的偉大從女性懷孕那一刻起就開始體現。
十月懷胎艱難生產,已經是鬼門關走了一遭,子女成長過程中,母親也扮演著教育者。
但教育這條路任重道遠,一個家庭中,母親有這三種習慣,兒女注定沒出息。
寵溺子女,有求必應
有句話叫慈母多敗兒,當媽的過度寵溺子女,最終只會導致孩子們嬌生慣養,遇事只知道找爸媽,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
母親對子女的愛是天地可鑑的,但寵溺就是愛意發生了扭曲,嬌慣子女就是在加害他們,如今能活在母親的懷抱下,長大後就是另外一副場景。
被慣著長大的子女,往往會養成矯情、敏感、脆弱的性格,遭受一點打擊就要哭哭啼啼,什麼事都想依賴別人。
這種人常常會帶給別人種種煩惱,公主病、媽寶男,這些都是安插在那些被嬌生慣養子女身上的頭銜。
當母親的要學會鍛鍊自己的孩子,因為當母親的終有一天不能天天陪著孩子,在孩子出身社會之前,要讓他具備面對風雨的能力,要讓他養成正向、積極的性格,更要端正其價值念。
愛子女,更多的是將子女教育成人才,是讓子女學會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本領,而不是一味地寵溺。
情緒不穩,暴躁易怒
情緒不穩,是為一種隱憂。
當一個人脾氣上頭,理智也將被隱藏起來,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都是不過腦子的,很容易會傷害到別人。
當母親的對子女應當有充分的耐心,而不是稍有不順就破防,若是母親在子女面前經常生氣、發脾氣,子女要么變得敏感多疑,要么變得同樣脾氣暴躁。
當一個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那麼他也將難以有上升空間,畢竟被情緒左右的人根本做不成事。
教育子女沒有耐心,子女也就只能接受到有限的知識,這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是十分不利的,這並不能靠他們自己摸索。
情緒不穩的母親,同時也是暴躁易怒的妻子,常常攪得這個家雞犬不寧。
有些女性在更年期會出現這種狀況,這時需要丈夫出面好好調節,既要將妻子的情緒穩定下來,也不能影響到子女的性格。
所謂言傳身教,小孩子是看到什麼學什麼,耳濡目染之下,子女與父母的性格就會產生相通之處。
自作主張,干涉子女
許多當媽的都希望子女能按照自己的既定路線去發展,若是子女興趣在此,那麼兩全其美皆大歡喜,若是子女的興趣不在此,必然會引發矛盾。
自己的人生路自己走,外人干涉反為不美──即便是親生母親也是如此,很多家庭矛盾就是因此而起,當媽的總是乾涉子女的人生。
例如工作上,有些母親認為教師、醫生、會計等等工作適合子女,對於子女自己的人生規劃則是充耳不聞。
若是子女有其他的想法,那必然是沒自己這個當媽的規劃得好,這其實就是一種執著、迂腐的思想。
這樣的新聞比比皆是:一女子的母親將其錄取通知書藏匿起來,為的是讓女兒去當老師;一女子被醫院診斷出精神疾病,因其父母逼著她考公長達五年。
若真的子女成了媽寶男、媽寶女,真就不會有什麼大出息,因為這種情況下當媽的就是一種限制,她的思想已經決定了子女的認知限度。
做別人的母親,當然也是會犯錯的,畢竟,母親在成為母親之前,也是一個年輕的少女,可能她並不知道怎麼去扮演好一個母親的角色。
人恆過然後能改,善莫大焉,錯誤是會有,只要及時糾正不要錯上加錯就好,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與母親反目成仇的子女比比皆是,他們彷彿忘記了母親的生養之恩,表面上是一個不肖子孫,但實際上也很有可能是當母親的沒有考慮子女的感受,至親之間產生不和,這可以說是一種莫大的悲劇。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w0t0D4SMiGuvwt4S3FAXZnV-SpvboB9macqKvSiupz8/?source=tuwen_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