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職場如戰場,如何在職場博弈中,讓自己穩穩立足,是一種修行。
越是年紀增大,越是明白,在職場中,學會善言善行,是必備的技能。
01
人在職場,不可以言語樹敵。
《道德經》中有言:「善行,無轍跡;善言,無暇諦。」意思是說,善於行走的人,不會留下車轍痕跡,善於講話的人,不會出現語言瑕疵。
職場上,善於說話的人,往往比善於幹活的人更能早日出人頭地,即便業務能力處處不如他人,但也會因為說話恰到好處,而能跟所有人打成一片,給人留下「人緣好」的印象。
然而,有的人,哪怕工作了幾十年,依舊“嘴拙”,一開口就得罪人,究其根源,是閱歷不足,是對人性的複雜性缺乏深刻的認識,為人處世還沒有拋開「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
同事小芳曾經有十年的教師工作經驗,轉入行政單位之後,在與領導同事相處的過程中,也習慣於“老師教導學生”的方式交流,主打一個“凡事聽我的”。每當意見與領導或同事相左時,她習慣性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將很多他人不願意挑明的真相“一語道破”,打破了所有人的心照不宣。
久而久之,只要她一出現,不管是開會,還是閒聊,必定會冷場。
小芳也因此落下了「難相處」的標籤,無形中得罪了許多人。
言語對於他人產生的正負作用,《荀子榮辱》中有一段話講得極好:“故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戰國時期,孟嘗君名揚天下。一次,他途經趙國,找人都想一睹他的風采,可結果卻大失所望,大家議論說“原以為孟嘗君是一位身材魁梧的大丈夫,沒有想到卻是一個又矮又瘦的小男人” 。對於這些「有口無心」的評價,孟嘗君勃然大怒,下令殺死了數百人。
可見,職場中,如果自己很“不善言”,不如“三緘其口”。因為言語不當而樹敵,實在太不划算了。
02
人在職場,學會巧借「聖賢言語」批評或反批評。
職場上,存在這樣一種怪相:同樣一句話,有的人可以肆無忌憚隨意說,有的人,一旦開口,就會給自己招惹麻煩。
就如同,當下最流行的髮型,沒有絕對實力的人,千萬不要趕潮流,怎麼看怎麼覺得彆扭。
所以,職場中,面對種種「看不慣」的現象,就不要逞一時口舌之快,口不擇言地懟回去了。不如學會巧姐「聖賢言語」回擊。
例如,部門「一把手」的主張和做法掛在嘴邊,可以堵住那些「想挑事」的人的嘴。
例如,在面對同事不友善、不配合,而自己又不得不發表看法時,不妨避免“針尖對麥芒”,借用此中情景下,此前已有的“經典話語”去回擊。
《莊子人間世》中說到:「成而上比者,與古為徒。其雖言教誨之實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雖直而不病,是之謂與古為徒。”
意思是說:在批評別人時,不要直接用自己的話去講,而是針對對方的錯誤,引用古代聖賢的話去批評,這樣,就既達到了批評的目的,又使被批評的人相對容易接受有些,因為那是古代聖賢講的,而不是自己講的。
所謂明哲保身,這也是一種方法。
03
人在職場,「善言語」要學會因人而異。
職場中,總是魚龍混雜,不同的人,素質不同,眼界格局不同,因此在溝通時要學會不用不同的言語。
正如莊子所說的那樣:“井蛙不可以語於大海,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也,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淮南子人間馴》中記載了孔子的一個故事:孔子的馬跑了,吃了農夫的莊稼,農夫就把馬扣押了。孔子就派最善於外交的弟子子貢去討要。但無論自貢如何講大道理,如何懇求,那位農夫就是不肯把馬交還。
原因,就是子貢與農夫不是同一層次的人,自然話不投機。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孔子就派為自己養馬的人去了。
養馬人一見農夫,就盛贊對方的富有,他說:「您太富有了,您的土地東邊到了東海,西邊到了西海,我們的馬跑了,不吃您的莊稼還會去吃誰的呢?」那農夫一聽,心花怒放,當即就把馬還給了他。
所以說,職場上,「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並不貶義詞,而是磨合、調整、修復與他人關係的必備技能。
04
結語:
一旦步入職場,就意味著,要努力去適應職場的種種規則,也許一開始是各種不適應,也會因此而摔角很多次。但正是這些挫折和曲折,引導自己成為更優秀的那個人。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q1sHG5PXerF2-ua4ayNLS4WwpvhtMFpCo0vSUf5rt04/?source=tuwen_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