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齡化速度幾乎是世界之冠,但多數人「不知老之將至」。由聯合報與7-ELEVEN合作的「邁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認知與態度大調查」發現,台灣20至49歲的青壯族群,關注的社會議題以就業及食安為主,對老齡相關議題相對無感,針對老人的捐款比例,甚至比流浪動物還低。 台灣將於2018年跨入高齡社會,推估2025年更將成為「超高齡國家」,亦即65歲以上人口將占2成以上。如此驚人的「老化」數據,勢必對社會以及肩負國家生產力的主要勞動人口帶來影響,同時代表有愈來愈多的銀髮族需要被關心與瞭解。 知道阿公阿嬤喜歡吃什麼嗎? 國內的調查發現,年輕族群多不了解台灣社會快速老化問題,連帶也影響到相關的慈善捐款敬陪末座。(圖/聯合報記者高彬原提供) 但根據本次調查,國內青壯人口對於即將面臨的銀髮海嘯卻少有危機感,實際付出的關懷也偏低。 調查顯示,近7成民眾有年滿65歲以上的家人,但僅有16.9%的民眾每月和這些長輩見一次面,其中住在6都的民眾,有82%表示無法和長輩見面是因為居住距離太遠。即便見面了,有86.7%認為長輩的生活沒有需要協助的地方,超過五成和長輩互動方式,只是吃飯及看電視。 「阿公阿嬤都知道孫子喜歡吃什麼,但如果問年輕人知道阿公阿嬤喜歡吃什麼?很多人會說不知道。」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說,少子化讓年輕世代習慣被照顧,卻忘記回過頭關注老年人的需要,時間一久互動也就少了。 雖然有高達近6成的人表示最關懷的對象是老人,但對老人實際付出的關懷行動卻偏低。對於20到49歲的民眾來說,最關注的社會議題分別為工作就業(35.4%)及食品安全(31%),人口老化快速雖然位居第3位,但僅13.7%的人關注。 少關心自然也就影響到捐款意願,以近一年曾參與捐款的青壯年民眾來看,有四成四選擇捐款給兒童及青少年,僅18.8%曾捐款給老人。20到34歲年齡層針對老人議題的捐款比例,甚至比流浪動物還低。 從超商募捐成績,也能感受到年輕族群對於老齡議題的忽視。 統一超商公共事務部部長林立莉感慨,7-ELEVEN做了20幾年公益活動,各類議題都做過,老人議題卻總似是票房毒藥,只要一推出,該檔期平均募捐數字就會掉下去。 希望喚起更多年輕族群關注 儘管如此7-ELEVEN仍持續聚焦關懷國內老人議題,除與公益團體合作外,並拍攝討論「老病死」議題的紀錄片《來得及說再見》,希望喚起更多年輕族群的關注。「台灣是全世界老化最快速的國家,對老年議題投入刻不容緩。」林立莉說。 這次調查是在2015年12月17至20日進行,成功訪問659位、成年民眾;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3.9個百分點以內。調查以全國22縣市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並依內政部公布之20歲以上性別、年齡及縣市人口結構進行加權。 (本文轉載自2016.01.11「聯合新聞網」,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3829#sthash.HMoQuQOp.dpu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