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老師或家長這樣評價孩子:「挺聰明,就是粗心」,
意思是說這孩子智力水平還是很棒的,只要不粗心,便能考個好成績。
可粗心,真的是這麼好克服的嗎?
孩子成績不好,也都僅僅因為粗心嗎?
作為一個曾經「聰明並粗心」的孩子,小編便來談談體會。
沒錯,從小學到初中,我也一直被這樣的評價包圍,不止沒有反感,甚至還有一絲得意,
好像是在向大家炫耀:「看吧,老子聰明,也就是不認真,一認真起來准考第一!」
於是,每次都仗著「自己聰明」高高興興走向考場,
而每次總捧著那張拿不出手的成績單,頗為不屑的來一句「就是粗心了點」。
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工作後(很明顯,我沒有走向人生巔峰),最開始的工作是編輯校對,
那種不得出一點差錯的活,而我卻錯誤頻出,還因此扣罰工資。
那時很苦惱,覺得自己真沒用,直到後來看到身邊同事的工作狀態,才明白認真的重要性,
現在想想,如果不總以那句「你挺聰明,就是粗心」來安慰自己,也許不會這樣。
什麼原因
因為粗心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是從小在心裡埋下的那種「差不多就行了」的思想在作怪。
孩子有了這種思想,他便不再去仔細研究每一道試題、每一個問題,
當成績不理想或出錯後又以一個簡單的「粗心」為自己開脫,從而一犯再犯。
「可老師也說我家孩子聽聰明啊,如果能改了粗心的毛病,成績應該不會差!老師難道騙我們嗎?
其實家長聽到這句話時,往往不要太當真,因為老師大多是一種客套,一種對孩子的鼓勵。
但許多家長卻因此覺得自己孩子智力超群,只要認真起來,學習自然好轉,其實這是一種偏見,
就像「調皮的孩子都聰明」一樣,讓我們自然而然的認為孩子的聰明是必然,
粗心只是偶然,只要不粗心便能迎頭趕上。
所以,歸根結底,這是父母的虛榮心在作怪,是在為孩子的不認真、不努力開脫。
其實,孩子的智力並沒有太大區別,除了極少數的天才或弱智,
大部分都在伯仲之間,都可以通過努力達到一個不錯的效果。
而一句「挺聰明,就是粗心」則為你和孩子編織了一個美麗的藍圖,
好似稍做改變既能成功,其實還差的很遠。
粗心的根本原因
其實粗心有很多原因,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某些時候看錯了。
但如果孩子總是粗心,則多半是對問題理解的不夠深入,一知半解,變個方式就不是那麼確定了。
而「你挺聰明」的評價又讓他不想面對「自己不太懂」這個事實,便這樣不懂裝懂下去,
也許在平時作業還能糊弄過去,但一到了考試這樣高度緊張的場合,
他們很難平靜下來,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
如何幫孩子克服
1、為孩子營造和諧的氛圍
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愉悅的環境,這樣才能養成孩子不急不躁的性格,沉得住氣,不隨意,不敷衍。
還可以與他一起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和複習進度表,讓他的學習生活變得有計劃,有順序。
2、培養孩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要認真給孩子分析他過去粗心的實例,讓他明白認真審題的重要性。
可以特意挖掘一些隱蔽、細小的問題對孩子進行提問,提高審題的準確率。
一定要讓他體會到在小事情、小問題上的付出是值得的,是他成長的催化劑,是克服粗心的最佳「良藥」。
3、摒棄自己的虛榮心
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不輕易褒貶孩子,沉下身子,多點耐心,
千萬別總把「孩子聰明」掛在嘴邊,在孩子浮躁時給他一些安慰,
讓他能將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多多鑽研。
教子有方原創作品,轉載請標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