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遲交付蘇35 俄羅斯又在耍啥大陰謀?
據環球時報3月14日報道,俄羅斯技術公司總裁謝爾蓋·切梅佐夫
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俄2016年不會向中國供應蘇-35戰機。
切梅佐夫表示,戰機出售合同雖已簽署,但尚未生效,"合同還要走審批程序,
只簽字是不夠的,還應得到我方和中方的批准"。
中國今年不會獲得這種先進戰機,此前一位軍事技術合作領域的消息人士早些時候曾透露,
俄在2016年年底前可能向中國交付首批4架蘇-35戰機,
俄官方的最新表態顯然為相關報道潑了一盆冷水,
同時顯示兩國的這筆蘇-35戰機交易再次遇到新的波折和問題,需要雙方領導人出面解決。
而就在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中國外長抵達莫斯科之時,兩國的蘇-35戰機交易再生風波。
對於中國向俄羅斯購買蘇35戰機一事,兩國曾進行了馬拉松式的談判,
中國一直堅持向俄採購小批量蘇-35,但俄羅斯則堅持提供大批量蘇-35,
因此,圍繞購買蘇35數量的問題,兩國曾進行了多年的談判,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俄羅斯期間,與普京簽署了購買24架蘇35戰機的協議,
2015年11月19日中俄兩國正式簽署了價值20億美元的國防採購合同,
中國空軍以單價8300萬美元得24架蘇35戰機。
事實上購買俄羅斯蘇35戰鬥機,是為了在我國自行研發的5代機成功服役之前,
填補中國空軍代差的空缺以及解放軍在電子戰飛機等領域的空白,
蘇35屬於四代半多用途戰鬥機,其綜合性能並不遜於F35,
引進蘇35對於中國空軍構建完善的體系作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但在首批蘇35交付前夕,俄羅斯方面突然變卦,確實令人有點驚愕,
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促使俄羅斯推遲向中國交付蘇35。
第一:實戰凸顯困境。自去年土耳其擊落俄蘇24戰鬥機之後,俄向敘利亞派遣了大量先進武器,其中包括4架蘇35多用途戰鬥機,以用來防範土耳其方面的威脅,另外也參與了對反對派和恐怖分子的作戰,入敘作戰可以說是俄蘇35戰機第一次實戰,而對於蘇35在敘利亞戰場上的表現,俄羅斯方面很少提及或者評價,此次俄羅斯方面推遲向中國交付35戰機,很可能是蘇35在實戰中,暴露了諸多問題或者技術局限,其戰鬥力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厲害,因此,擔心中國看破蘇35戰機的外強中乾,造成日後再也無法向中國出口戰機裝備,所以說,俄羅斯不得不推遲向中國交付蘇35的時間,以便於對蘇35戰機的性能和不足進行改進。
第二:出爾反爾成慣例。善變、出爾反爾和反悔一直是俄羅斯慣用的伎倆,出爾反爾俄羅斯對中國使用的不止一次,在諸多合作與協議問題上,俄羅斯似乎坑過中國多次,對於向中國出售先進武器,俄羅斯一直是提防,提防,再提防,而向中國出售蘇35戰機,莫斯科更是小心翼翼,生怕中國購買後拆解,以獲取蘇35戰機的相關數據和技術,進行批量的仿製和升級,製造出價格低廉,性能不輸於蘇35的新一代戰機,以裝備本國空軍或者向其他國家出售,這樣一來蘇35戰機的技術不僅外泄,而且市場份額也將會大大減少。雖然俄羅斯對中國嚴守死防,但其也不想失去中國這個市場,因此,對於向中國出售蘇35,俄羅斯一直是愛恨交加。
第三:要挾中國。隨著世界格局的進一步變化,日本為了確保自身的空中優勢,在研發心神國產五代機的同時,也向美國購買了42架F35戰鬥機,第一架F35將於明年交付日本,於2019年正式服役日本航空自衛隊;另外為了強化自身的防禦和攻擊能力,確保對朝鮮擁有絕對的空中優勢,韓國也向美國訂購了幾十架F35戰鬥機。在日韓即將擁有五代機的背景下,中國對於蘇35的需求迫在眉睫,因此,俄羅斯正是抓住了中國的這一心理,故意推遲向中國交付蘇35的時間,以便於增加向中國要價的籌碼,或者是逼迫中國繼續向其提供資金援助,以解決當前因歐美全面制裁,導致的俄羅斯經濟面臨的困境。
本月初俄羅斯剛剛宣布停止向伊朗出口S300飛彈,
如今又推遲向中國交付蘇35的時間,莫斯科忽悠盟友的做法似乎有點上癮,
俄羅斯向伊朗出口S300的談判,似乎也進行了好多年,
俄羅斯也曾多次變卦,導致交易遲遲不能進行。
對於蘇35交易遇到新的挫折,
中國方面也沒有必要太著急,與善變的俄羅斯打交道,必須要留有後手,
即便中國支付高昂的費用,俄羅斯也不會輕易讓中國得到蘇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