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雲禪師
學佛要去學智慧,在現實生活中,才不會被迷惑、才不會起煩惱,最後就可以表現出修養。
可是,要怎麼樣去著手?我提出「三多」政策,什麼叫「三多」?多看、多聽、多問。
多看,看什麼?不管是看經典,看別人的行為表現,還是參與共修法會,都可以。
在這裡講多看,不是單一的看,譬如說看經典,經典並不容易了解,
因為有太多的名詞、名相,所以,要去看不同的註解、不同的心得、不同的特色。
看了還不夠,還會有問題,沒有關係,至少你已經收到很多的資訊,看完了有問題,要去問。
一般講開示,開示什麼?
當你有問題去請教,不能只問一個人,而要問不同的人,在這中間會匯集很多資訊,
多看了,也多問了,還要多聽人家講。為什麼要多聽人家講?
因為同一部經典,自己看了,有問題去問,再聽別人講,
在這一過程中,就會匯集到更多的資訊,
才有比較的機會,才能去選擇,但是,這種比較、選擇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
譬如,剛開始你會從很多資訊中比較、選擇,選擇多了,還要再做比較,
比較之後再選擇,最後才會找到你自己所需要的。
講到這裡,可能大家會有直覺的反應:那要花多少時間?
修行是一輩子的事,成就是在一剎那間。
也就是說,剛開始,必須要盡可能多次地去接觸,才會有機會去認識、了解、發現。
然而,那並不表示是去發現經典裡面的關鍵點,
譬如說成就道業的法門,不是發現這些,而是發現自己究竟適合什麼、喜歡什麼。
佛教的經典那麼多,不是別人告訴你,什麼經典最好,就去研究那部經典,
而是多接觸,從中去認識、了解,發現自己喜不喜歡。
如果喜歡,還要考量自己具備的條件夠不夠,
這裡面就關係到時間、空間,以及本身俱備的根機、智慧。
你喜歡而條件又具足,這時候就可以抓住它,不要再改變了。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人一開始就想抓住些什麼,或者抓一點,做一做不行,
換一個抓一點,過一段時間不行,又換,抓來抓去,
最後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是學佛沒有得到要領。
因此,多看、多聽、多問是匯集資訊,充實自己知識、經驗的最好的方法。
如此,是不是就可以發現自我、調理自我、改變自我?
那又涉及平常所講的法門。法門從哪裡來?
中國佛教有十大學派,你不一定要統統會,即使是一個學派,也不一定要統統會。
你在裡面抓住一樣,就可以找到方法。
譬如《法華經》,一部《法華經》裡面有很多品,從中抓住一品就夠了。
為什麼在日本,依於《法華經》裡面的幾品,就能建立起一宗?
因為在家學佛,不可能有那麼多時間,可是一定要把握,
剛開始千萬不要一下就想抓住一點什麼,
應該多接觸、多匯集資訊,在這中間慢慢地去認識、了解,然後發現自己。
就像蓋房子,基礎打好了,想蓋什麼樣式,都沒有問題。
如果只想蓋房子,不在乎基礎,房子再漂亮也維持不了多久。
摘自《慢慢來,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