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冬”,從此正式進入中醫說的“封藏之季”,所謂“封藏”,既包含禦寒保溫之意,
也包含貯備人體精氣之意,下面的三點,對於冬天的養生尤其重要。
一、晚起
雖然中華民族是勤勞的民族,但中醫從來不提倡早起,《黃帝內經》有個起床準則:“以待日光”,意思是作息要以陽光為準,具體到早上起床,要等到太陽升起的時候。夏天天亮得早,人應該早起;冬天太陽很晚才升起,所以冬天很忌諱早起。
因為“天人相應”,人體變化規律和自然界是相呼應的,太陽升起之後,人體的陽氣才逐漸強壯,才有可能抵禦外敵,這一點現代醫學也早就證實,體溫低的時候,人體的免疫力就要降低,所以我們的感冒一般都因為著涼而起。冬天晚起,不光是預防感冒的問題,很多疾病都是在寒冷的清晨高發的,特別是心梗和腦中風這些要命的病。
冬天,非但不要早起,太陽下山後,也不要大運動量鍛煉,否則會耗損本身已不強壯的陽氣,犯了“冬要封藏”的大忌。對現在人來說,晚起可能不現實,但冬天晚上的運動需要講究,這是“以待日光”的另一層含義。
二、保溫
日本癌症研究者最近發現,癌症高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現在人的體溫降低了0.5度,這一點在中醫也可以解釋:癌症是“陰邪”,癌症病人都怕冷。
癌細胞是我們正常細胞變來的,之所以癌變,是正常細胞在修復過程中,能量供應不足,不能正常發育所致。體溫過低是全身能量不足的表現,有了這個基礎,癌症這個“陰邪”就容易形成了。
俗話說“頭要涼,腳要暖”,有一定道理。因為腰以下離心臟遠,如果受寒,血液回流心臟就要變慢,就要出現中醫說的“寒凝血瘀”,特別是女性,盆腔血管細,管壁薄,遇寒後血流更慢,而決定全身陽氣強弱的“氣海”“關元”“命門”,又都在腰腹部,這些部位受寒,先是引起“盆腔淤血”,婦科疾病叢生,陽氣虛弱的各種惡果接踵而來。
柳公度是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的堂兄,《舊唐書》中描述說:“公度善攝生,年八十餘,步履輕便。或祈其術。曰:吾初無術,但未嘗以元氣佐喜怒,氣海常溫耳。”
三、吃暖
冬天要吃溫熱的食物,不光是指食物的溫度,還有食物的屬性,羊肉,胡蘿蔔,南瓜,小米,飴糖,橘子,桂圓,大棗,紅茶,以及各種糧食、堅果都是溫性的。
但食物也藥物的溫熱等級不同,食物的溫性不及藥物,要想通過食物禦寒或者改變虛寒體質,必須養成冬天吃溫熱食物的習慣,否則溫養之力就不能持久。
比如“小米南瓜粥”,應該是冬天的固定早餐,既保證了食物的溫性,還兼顧了雜糧、蔬菜中纖維素以及維生素A,符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的:“每天主食中有三分之一是粗糧”。
飴糖是用小米高粱麥芽發酵釀製而成的,所以飴糖和糧食一樣,具有溫補脾胃之功,也是唯一被中醫當做補藥的糖:《傷寒論》治療脾胃虛寒的“建中湯“系列方藥中,飴糖就是主藥。
冬天,最好用飴糖代替白糖,因為白糖,冰糖,紅糖都是蔗糖,甘蔗性涼,白糖冰糖也偏涼,更沒有糧食的補脾之力。
體質虛寒的人,冬天適合喝紅茶,紅茶中加幾勺飴糖,
如果虛寒更集中在脾胃,胃腸怕冷,很容易不消化,吃點涼的就腹痛腹瀉的,
可以再加上炒麥芽10 克,經過炒製的糧食,溫補的力量加大,
用開水沖泡後,就是一杯泛著糧食甜香的冬日暖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