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分析不同人群的工資理財特徵,新書《國人工資報告》將其分為三類:
一是月光族,低盈餘、重消費;
二是忘財族,有盈餘、不規劃;
三是理財族,有盈餘,重收益。
網絡配圖
十年過去了,你是月光族、忘財族還是理財族?下面,記者選擇了三位各具代表性的讀者,看看他們經過十年交出了怎樣的一份理財成績單。
月光族放任生活,囊中羞澀
28歲的蔣小姐來自小縣城,高中讀完來市裡上班。十年過去了,她還沒成家,存款幾乎為零。
蔣小姐做過很多職業,服裝店導購、花店店員、美容院美容師等,每年工資收入接近4萬元。
為什麼十年沒存款?蔣小姐給記者做了解釋:每個月要租房子,房租從最初的二三百塊錢到現在漲到了一千多,這是每個月固定支出;喜歡逛街,一個月至少逛街三次,每次都要吃飯、買衣服,有時候還需要看電影,玩遊戲。
“其實,我手裡也能攢下點錢,但是很快又會用出去。”蔣小姐說,剛上班第一年,比較節約,存了錢給家里人買禮物;後來,母親生病、弟弟上學,妹妹成家,蔣小姐都會拿錢出來盡心盡力;兩年前,蔣小姐抑制不住愛美的衝動,透支信用卡做了美容手術,到現在每個月還要還信用卡賬單。
理財師:蔣小姐沒有理財意識,吃喝住玩的消費和人情往來比重過大。如果通過縮減開支,一個月省下500元,拿去做基金定投,假設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2%,十年可以積累11.62萬元,這樣輕鬆做到了強制儲蓄,積少成多。
忘財族賺錢不難,生計不愁
35歲的陳小姐讀完研究生就進入一家事業單位上班,現在已有十個年頭。
陳小姐說,自己的生活一直被父母安排,從上大學、讀研究生、出來工作到七年前結婚,一直過得比較順當。
陳小姐說,結婚前在家裡住,每個月工資能存一大部分。組建家庭,由於雙方都是本地人,雙方家庭一合計,全款買了套房子,後來又買了第二套房子,用公積金貸款,房子出租,沒有還貸壓力。
陳小姐說,工作之外,都是想著安排旅遊、購物、聚餐這些消費。理財方面,已給全家人購買了保險,其中對三歲的女兒最為倚重,已經購買了萬能險、重疾險、教育金保險等保險。“你說的理財,我知道我媽常去銀行買理財,然後知道餘額寶,還有呢?”陳小姐反問記者。
理財師:首先來說,陳小姐有保險意識,但是在配置比重方面,並不太合理。我們認為,買保險應該先倚重家庭頂樑柱,所以陳小姐及其丈夫應該先配置足額的健康險、意外險、壽險等,以保障在任何風險境況下都不會影響未來家庭生活的安排。
理財族長期規劃追求財務自由
30歲的楊先生不是金融專業人士,但是他對炒股、買基金一直深感興趣,並身體力行,十年過去,成功實現職業自由和財務自由。楊先生從上大學開始就喜歡研究股票。大學生沒有固定收入來源,楊先生通過倒買倒賣生活用品、兼職為公司做活動等方式賺了些錢,這些錢全部以類似定投的方式投入到股票當中。
楊先生大學畢業後,在一所大學裡做輔導員。楊先生花費比較有度,吃住在學校,沒有馬上給自己買車,談戀愛、組建家庭都沒鋪張浪費。除了買房子,楊先生最大的投資依舊是股票,堅持隔一段時間就存下一筆錢,投入到自己看好的股票裡面。
三年前,楊先生自己開起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專門寫炒股知識與個人心得,如今收穫了兩萬多的活躍粉絲,每個月還有一筆穩定的運營收入。而楊先生堅持投資的股票,成績也是可圈可點,有一隻股票在第八年裡翻了六倍,還有一隻股票也翻了四倍。如今,楊先生不用上班也能養家,他打算在股票領域繼續深造。
理財師:股票投資風險高,但是依舊是一項有效的投資工具。楊先生這種定投股票的方式值得肯定。我們認為A股長期投資就是正和遊戲,也就是如果選擇長期持有,平均下來就是賺錢。可以舉例,如果是在2008年的低點平均地買入所有股票組合一直持有到現在,累計收益率480%。即使是在2007年牛市頂端6124點平均買入當時的1300多隻股票,持有到現在,超過90%的股票都取得了正收益,投資組合的年化複合收益率也有7%,超過一般理財產品。
當然,楊先生具備一定研究興趣和功底,對於沒有時間和精力的工薪族來說,可以通過購買股票型基金等方式,也能資本市場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