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激發了無數人創業的熱情和決心。
於是,有很多人辭職創業,從外行進入餐飲行業打拼。
然而統計數據顯示,初次涉足餐飲行業的創業者,90%以上都抱憾敗北,其實大多是因為掉進了這6個坑!
1、沒找准客戶的需求
在美國做的調查統計裡,有42%的人都認為,他們創業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找的方向是錯的,需求沒搞對。
餐飲業的核心是“以顧客為中心”,服務的起點和終點都源於“人”。
如果對顧客的需求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了解,餐廳就得“靠天吃飯”了。
餐廳的產品開發和服務要贏得顧客,必須了解和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有不少餐飲老闆,喜歡通過主觀的設想,特別是在對成功餐飲品牌的菜品進行品嚐後,結合個人理解就確定了菜品策略。
方向不對,再努力都是錯的。同樣,餐廳經營也是如此。
沒找對顧客的需求,沒做好定位,你的餐廳可能就僅僅是你家的飯堂。
2、“高大全”的思維根深蒂固
傳統做餐飲,喜歡菜品全面、裝飾莊重。譬如川菜館子,一定要包括所有的川菜品種,顧客只是讀一遍菜名就要好久。
傳統餐飲總是要盡量囊括盡量多的菜品,這種不聚焦的方式,不利於給消費者營造品牌辨別力。
但現在已經到了聚焦單品的時代,顧客開始喜歡“小而精,小而美”的品牌。
薛蟠烤串、黃太吉煎餅等,無一不是靠聚焦特定品類,“做小做精”而成功的。
例如台灣有家“牛爸爸”牛肉麵,供應著世界上最昂貴的牛肉麵,
一碗牛肉麵賣到2000元,不少人慕名而來,甚至坐飛機來店裡只為吃一碗頂級牛肉麵。
牛爸爸創始人王聰源稱從四十歲開始,我專注只為做好一碗牛肉麵,不求量,只求精,
就是想把味道和營銷做到極致,目標就是做世界第一的牛肉店!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餐飲除了連鎖化標準化做大做強之外,也許我們還有另外一個窗口,就是把它做小做精,做成百年匠心企業。
3、產品創新不足
面對激烈的競爭,想要贏得戰役的最後勝利,離不開大膽的創新,餐企要堅持在食材、口味等方面做更多的創新。
這樣才能讓消費者保持新鮮感,才有生命力。
但隨著競爭的加劇,創新的難度在增加,餐企在創新的投入方面花費的精力也越來越多。
比如西貝計劃推出的西貝燕麥麵,在內部磨合了三年,更新了五個版本,
最近創始人賈國龍又進行了調整,估計春節後才能推出來。
我們可以看到不斷有新人帶著新打法來搶奪蛋糕,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更加努力求變,把創新視為生存之道。
4、服務體驗差
有一些餐廳認為自己的餐廳菜好吃就行了,服務差點也沒有關係。
結果就是客人叫了半天沒有服務員搭理,菜品再好,顧客吃得不爽照樣可以不上門。
畢竟現在服務一流,菜品好吃,環境還不錯的餐廳也並不少啊,何必花錢買難受?
相反,如果你能用你的熱情和微笑去接待客人,他的內心就會得到滿足,客人高興了,那他就會用心去品嚐這道菜,
如果能達到八十分以上,那他就會去幫我們宣傳,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足以主宰餐廳的命運輝煌亦或衰敗。
5、不懂營銷
現在很多餐廳做營銷活動等同於打折、促銷、返利、送券。
顧客不但佔了會便宜還不買餐廳的好,而且活動一旦結束顧客就會迅速流失,
去尋找活動力度更大優惠更多的餐廳,此時餐廳的生意立馬被打回原形。
毫無疑問,這種想法存在概念上的錯誤。營銷是指,企業發現或挖掘準消費者需求,從整體氛圍的營造以及自身產品形態的營造去推廣和銷售產品,主要是深挖產品的內涵,切合準消費者的需求,從而讓消費者深刻了解該產品進而購買的過程。
6、身陷同質化競爭漩渦
縱觀各行各業,跟風山寨的現象屢見不鮮,餐飲行業則更甚。
而餐飲行業本就是一個極易被模仿複製的行業,同質化競爭很激烈。
比如前年,柴火雞火遍全國,於是柴火雞全國各地遍地開花,最終熱鬧一年就大部分銷聲匿跡了。
如果想要從事餐飲行業,應當有長期打算,想要做,就要突出特色。
盲目跟風,只能快速倒閉,應當致力於做品牌。
結合自身優勢創造屬於自己的特色、品位文化、個性化服務等,
根據所處區域的特點做出自己的特色,然後增進服務、就餐環境等軟環境。
小結
其實,經營餐飲,你只要回答一個問題:顧客憑什麼吃你的東西,而且還不斷的來?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就足夠了。
2017年餐飲行業競爭會更加激烈,各位餐飲人,你們都準備好了嗎?
了解更多餐飲行業原創乾貨、經營管理經驗相關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餐飲商圈,微信號:canyin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