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又閒又沒錢,再年輕有什麼用呢?
比如說下面這幾種情況,不知你有沒有躺槍。
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特別容易迷茫,因為想法很多,世界卻太小。去年我參加一個產品發布會,在武漢最有格調的書店裡。
有個二十出頭的姑娘,是書店的宣傳策劃,住在我家旁邊。
她說這家書店格調高,名氣大,不愁招不到人,所以薪水很低。
我愣了一下。
因為她租的房子差不多是全市最好的地段。“那你靠家裡補貼嗎?”我問。
“不,我還有一份兼職。”她用手抓了一下短髮,很酷。
有一天她約我去她兼職的地方。
是一個位於黃金地段的小咖啡館,人流量很大,生意很好,她像機器人一樣不停地做產品。
打烊後,我們一起回家,她累得不想說話。
我忍不住問:“你不喜歡這份工作吧?”
“但能賺錢,這很重要!我24了,不能再找家裡要錢。不管有什麼想法,都要等賺了錢再說。”
她的二十幾歲,特別有目標、特別不迷茫,
但她的目標卻一點兒也不遠大,就是簡簡單單的“顧好自己”。
二十幾歲,你顧好自己就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怎樣顧好自己?
最重要的是賺錢養活自己,如果再能養個寵物、養個夢想就更完美了。
Sandy是學醫科的,剛畢業時進了高校醫院。高校醫院,聽上去很美,其實很窮並且很閒。
“又窮又閒的時候,人真難過啊。
上班,覺得這份工作是養老的,二十幾歲就離退休不遠了。
下班,只能回家睡覺,因為出門就要花錢。”
Sandy最迷茫的時候,總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一個蔡瀾的訪談,蔡瀾說他人生的轉折,是從學會花錢開始。
之前總覺得人生沒意義,賺錢也沒意義。
直到他第一次去吃米其林餐廳,感覺特別幸福,高興了好幾天,才意識到,賺錢的意義在於花錢。
主持人問,那年輕人沒錢怎麼辦?“去賺。打一份工不夠,就打5份工。”
以前,Sandy總安慰自己,錢與快樂無關。但那一天,她忽然想到,也許錢與快樂的確無關,但努力去賺錢這個過程,與快樂一定有關。她開始憑著專業背景,學習美容技術,下班後上門為顧客做護膚。美容事業一天天做大,她的銀行戶頭裡有了存款,每年也知道買一塊金子取悅自己、順便保值。
27歲,她開了第一家美容院。30歲,Sandy已經有兩家美容院,並且投資了一家書店。開書店,是她在讀書的時候就想做的事。“24歲的時候,我不知道怎麼通過自己的興趣賺錢,只能迎合市場;30歲,我終於可以對市場說不了。就算這家書店不賺錢,我也養得起。”Sandy說。
我們總以為年輕的時候,有更多的可能,其實是賺錢以後,才有更多的可能。年輕時,擺在你面前的那些可能性,都是假的。
因為年輕,你還有時間,失敗得起;
因為年輕,家人還願意掏腰包為你的夢想買單;
因為年輕,穿便宜一點、過寒酸一點也沒關係。僅此而已。
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沒有選擇自律,從力所能及的技能開始,努力去賺錢,而是由著性子揮霍青春,一定要找到喜歡的事情才開始努力,很快就會被現實打得鼻青臉腫。從眼高手低、有夢想沒行動的年輕人,變成迷茫、抱怨命運,好像全世界就你最倒霉的憤青。
不要覺得賺錢很庸俗,而你的夢想很偉大。
一個人的能力,是在賺錢中提高的,而不是在興趣裡提高的。
千萬不要高估喜歡的力量,無論對人、對物、對事,
只有這種喜歡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我們才可以不斷堅持、不斷深入,把簡單的興趣變成夢想,甚至信仰。
二十幾歲,是人生最重要的增值期。不要把它浪費在迷茫、糾結與尋找喜歡的事情上。
人生,不是躺在家裡就能想明白,聽人生導師講成功學也沒用。
以賺錢為目的,去努力,你就會知道人生是什麼,自己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別在該賺錢的時候談情懷。三十歲之後的人生可能性,取決於你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有沒有努力賺錢。努力賺錢,不僅僅是為了錢,而是你所有的成長,只在努力賺錢這個動力支持下,才來得更快、更猛、更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