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理財的時代,有人吃了虧,賠了錢,少了預期收益;
有人讓自己的死工資翻了倍;
有人本來計劃五年買房,而三年之後曬出了自己房本;
有人買車還差兩萬,攢工資年底才能提車,但是三個月後他開著新車自駕游了……
這樣的理財男神和女神太多著實讓人羨慕。
然而身邊總有一些人,和他們談理財,第一反應是我哪有錢做投資,股票、基金、房產……沒有一樣是我能玩的起的,還沒開始了解理財,就已經被自己的理所當然的思想禁錮了,他們不僅自己抵觸理財,而且試圖說服身邊的人不要相信“天下掉餡餅的事”,難道真和哪些人說的一樣,我們領著死工資,刷著信用卡,看著遙不可以及的房價在小租房裡過日子嗎?
因為錢少才需要理財,錢夠花還需要理財嗎?
不是錢多才可以才理財,而是錢少更需要理財,有錢可以買買,還需要天天設置小目標攢錢嗎?這就好比兩個都是正確的選擇,你怎麼選都不難,因為怎麼選都是正確的,可以說這不需要選擇。而選擇是兩個都是錯誤的,需要在錯誤的選擇中你選擇一個可以自己通過努力或許能解決的,這才叫選擇。因為錢少,才更要精打細算,更要讓手裡的錢價值最大化,讓錢生錢。
這週回老家和發小老王吃約了個飯,見面才知道他最近忙房子裝修的事,聽他已經買了房,真的很驚訝!我們畢業還沒三年,工資還沒我高的老王同志去年年底自己付首付買了房。整個吃飯的時間都是在問他怎麼做到的,最終總結有兩點:一是攢錢;二是讓錢生錢。
攢錢是實現小目標的地基,再少的錢,攢著也能積少成多
工作的第一年裡,老王同志做的一件事就是“攢錢”。首先他在距離市區較遠的學校附件租了間房子,一個月500元,如果選擇市區租房一個月需要1500元左右,雖然少了半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一個月房租就能省下1000元;
其次就是省了飯錢,說實話我們大學食堂的飯是好吃又便宜,住在附近的老王可算是佔了大便宜了,早餐晚餐一天不到10元就可以解決,在市區10元也就能吃個早餐,別說一日三餐了,老王一個月的伙食費有效的控制在了800元內;
再次就是交通費,一張交通卡充100元,夠用一個半月的了。
最後一個月下來,老王所有的花銷有控制在1500元之內,平均過月工資在6000元左右,一年下來老王支付寶賬戶裡攢下來了8萬元,第一年的他在攢錢中渡過。
錢生錢之道就是理財,理財就是最好的捷徑
工作的第二年,老王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理財,他手裡有了8萬元的資本,老王大學學的就是金融,加之互聯網金融理財的門檻本來就低,他沒花多少時間,就熟門熟路的開始了理財之路。
近年P2P借貸網行業為了搶占新客源,各個平台的加息券、現金紅包等各種營銷活動和高的年化收益頻繁推出,有些平台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12%,偷偷的富了一部分人,老王抓住了這個機遇,拿4萬元買了一年定期P2P借貸網理財產品;2萬元買了基金;2萬元拿著做起了小股民。
第二年的工資老王也沒閒著,購買了短期基金產品,還拿出了3萬元入股到朋友酒吧里去拿了分紅。到年底的時候,老王拿著計算器算了算,兩年時間下來,老王賬戶裡能進20萬,在我們的小縣城剛好夠首付了,年初果斷的購置一套房
思維先行比理財之道更重要
小編在沒有進入金融行業之前,和很多人一樣,覺得理財是富人幹的事,和我們職場小白沒有關係,對於很多理財產品和理財平台抱著懷疑的態度,然而當小編進入這個行業,看著身邊的同事一個個都是理財達人,常聊的話題離不開理財的時候,包括技術部的一群宅男們除了工作和開戰王者榮耀,他們談的最多的是投資,發現理財距離我這麼近,而我一直在自己思維盲區固步自封。
有人已經買房,買車,有了幾十萬的存款,而小編才開始擺脫“月光族”的隊伍,讓小編明白,“包治百病”是消費,買房要還房貸,但它是投資,是固定資產。而有多少人正在經歷小編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