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這是很多孩子的心聲。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陪過孩子了?
陪伴為何那麼難?
現代的年輕父母,有著自己的難題:
他們是在“飄”的父母:和父母,和愛人,和孩子,經常兩地甚至三地分居。
他們是在路上的父母:因為工作,他們總是在路上。
他們是“421”的父母: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
他們是巨嬰父母:做為獨生子女,他們在被寵溺的家庭裡成為巨嬰,在物質和精神上依賴父母。而巨嬰,又該如何面對孩子?
他們是網絡父母:現代的工作和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
信息越來越多,世界越來越小,陪伴和溝通卻越來越少。
陪孩子一起成長,也是父母自身的成長:學會告別依賴、獨立,學會關懷,和妻兒一起應對柴米油鹽,瑣碎繁雜。
一個好爸爸勝過100個好老師
2014年,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的“好爸爸”項目調查說,90%的孩子希望爸爸能用更多時間陪自己。
而爸爸們……
我很忙
“我哪有時間陪你玩。”
由於工作和觀念不同,越來越多的“80後”父母將撫養、陪伴孩子的責任推給了媽媽,甚至爺爺奶奶。
我不懂
“我不懂怎麼教孩子。”
於是,花錢讓孩子學這學那,以為這樣就能彌補自己的不足。
我有陪
“身體”和孩子在一起,心卻在手機裡。
真正的陪伴,是關懷、溝通和理解,“收益”超過任何學習培訓、物質滿足。
《窮爸爸、富爸爸》裡有句話:“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孩子。”
因為這個世界,回報率最高的投資就是親子關係。
一個“伸手可及”的爸爸,勝過無數老師。
陽光明媚時,帶著孩子,去河邊感受自然;
雨過天晴後,陪孩子追尋彩虹;
孩子有心事,不妨做一個知心的“哥們”;
孩子失敗了,給他鼓勵,給他自信。
即便你遠在外地,一個電話、一條留言,也能講述屬於倆人的秘密。
教育孩子是有期限的
孩子小時候,是一塊可塑的橡皮泥。這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間。
等他變成了青少年,教育的有效期限就要到了。
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已經做了,是時候驗收了。
“收”什麼呢?
“收”孩子性格健全程度,品格,以及和外界相處的能力。
研究表明:
3歲前受到父母良好照顧的孩子,
成人後普遍學歷較高、人際關係良好,
親密關係也會更健康。
無論是位高權重的落馬貪官,還是事業有成但罹患絕症的富豪,沒了他們,別人照舊生活,世界照樣轉。
但父母不行,這個角色對孩子而言,不可替代。
不管你有多少錢,有多成功,都彌補不了教育失敗的痛楚。
有多少人事業的成功,如霍英東、何鴻燊,讓人艷羨,但親子、家人之間感情的淡漠,卻讓人生光華黯然失色。
孩子的成長轉瞬即逝,不要忽略掉陪伴的時光。
有人說,我努力工作、掙錢,
就是為了家,
為了孩子生活得更好,擁有更好的教育!
但對孩子來說,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父母用心的陪伴!
少些藉口,少些抱怨。從現在開始,關注你人生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家、愛人和孩子。
每天4條免費音頻提供育兒指導,每週1本經典育兒書解讀,
有娃致力於打造最實用、最系統的互聯網家長學校。微信公眾號:有娃隨身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