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在任何場合講話都要講究策略。注意講話的分寸,表達的內容及方式要適時、適情、適勢、適度,一切以適度、恰當為原則。做到講話原則分明而不強硬,留有餘地而不絕對,順耳貼心而不套話連篇,有理有據而不高深莫測,言簡意賅而不長篇大論。否則,表達就難以達到目的。要重點學會說好“五種話”。
1.說真話
“感人心者,莫先於情”。人是有感情的高級動物,而語言則是人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語言的交流,是思想的溝通,情感的交流。常言道,話從情出,言為心溢。順耳的話,貼心的話,溫暖的話,都是從心底里流出來的。推心置腹的話語,是心靈的展示;心誠自有動人語。有的人說話人們不喜歡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心不與聽者在一起,情不與聽者在一處。只有用自己的心靈和思想說話,說敞開心扉、發自肺腑的所思所悟的話,才能情真意切,聲聲人耳,句句暖心。
2.說實話
“一時強弱在於力,千秋勝負在於理”。“一言可以興邦”、“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靠的是言之有理,論之有據。說話不能信口開河,而應該句句有理,事事有據,讓人聽了心服口服。說話有理有據,學問有根有基。現在有人說話,行腔運調越來越藝術,遣詞造句越來越考究,擺事實講道理卻越來越忽視。說話是講道理,是用真理、用事實、用數字說話。說話無根據,只能漏洞百出,貽笑大方。說話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聽眾明理增智,達到聽有所學、學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成。
3.說短話
空話連篇,言之無物,這是說話的大病。現在有一種不好的風氣:正確的大話多,常說的套話多,漂亮的空話多,而人們喜歡的有血有肉的實話、新話、短話少。說話當長則長,當短則短,但必須“有血有肉”,有實際的內容。沒有實際內容的話是空洞的,毫無價值。你說的話,人們感不感興趣、願不願聽、能不能聽進去,關鍵在於說的話是否符合實際,是否有價值,能否以最少的語言取得最大的實效。實踐證明“有血有肉”的短話,人們聽得進、記得住、學得好、用得上。
4.說行話
懂行是一個社會的法則。懂行的外在表現就是不說外行話。要說行話,要用好專業術語。內明則語清,內濁則語亂。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行話。如曲藝中有吹、拉、彈、唱的行話,相聲中有說、學、逗、唱的行話,圍棋中有邊、角、星、目的行話,書法中有筋、骨、神、鋒的行話;農民有農民的行話、知識分子有知識分子的行話、幹部有乾部的行話、軍人有軍人的行話。說話一定要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因人因地因業而言,才能有板有眼,才能讓人覺得你是內行人,才能讓人信服、佩服。
5.說新話
“言為心聲。”有的人說話沒有特色,沒有個性,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味同嚼蠟,形同癟三。說話是一門藝術。為適應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順應人們求知求美求樂的新需求,需要“新曲新唱”、“老調重彈”、“老歌翻唱”,需要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深刻道理故事化”、“難懂事例案例化”,需要恰當、準確、及時地運用成語、案例、歇後語、幽默、成語故事、甚至方言、俗話等,說出富有特色、涵義深刻、寓教於樂的新話來,達到吸引人、影響人、鼓舞人、啟迪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