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並不是“放棄”,它們的本質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放下”是一個人尋找機會成長;
“放棄”則表明一個人尋找地方逃避。
“放下”是因為看到自己高於事情,因而放下事情;
“放棄”是因為不能放下事情,最終只好放棄自己。
智者懂得放下,愚者只會放棄。

心中無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貴。
快樂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能力。
解決煩惱的最佳辦法,就是忘掉煩惱。
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
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
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笑看風雲淡,坐對雲起時。

人生知止而樂。
“樂不可極,樂極生悲;慾不可縱,縱慾成災;
酒飲微醉處,花看半開時。” 天道忌盈,業不求滿。
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人生在世,
做人不必苛求,做事不必完美,
享樂不可享盡,學習、工作不用太辛苦。
為人做事懂得適可而止,對別人是一種寬容,對自己是一種餘地。

人之所以過得不快樂不幸福,原因主要基於三個習慣,如果你習慣這些習慣,請拋棄:
1、習慣放大別人的幸福。
2、習慣放大自己的痛苦。
3、習慣拿自己的痛苦與別人的幸福比、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

世間最可怕的事莫過於失去理智時所做的一切,後果不堪設想;
人生最醜的面孔莫過於一張生氣的臉,誰也不喜歡一副愁容;
世間最令人討厭的事也莫過於把一張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比打罵還難受。

寧可裝傻,也不要自作聰明。
寧可辛苦,也不要貪圖享樂。
寧可裝窮,也不要炫耀財富。
寧可連輸,也不要只贏不輸。
寧可吃虧,也不要佔小便宜。
寧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釣譽。
寧要健康,也不要功名利祿。
寧可勤奮,也不能無所事事。
寧可執著,也不能放棄理想。
一連串的二選一,構成人生道道坎。

所謂朋友,是那些慰藉你心靈的人;
所謂敵人,是那些限制你優勢的人;
所謂小人,是那些促進你修為的人;
所謂貴人,是那些救助你生命的人(轉變你命運的人);
所謂仙佛(覺者),是那些引導你覺悟本性的人;
所謂魔鬼(邪者),是那些誘使你膨脹自我的人。

大道理是極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世間瑣事難就難在簡單。
簡單不是敷衍了事,也不是單純幼稚,而是最高級別的智慧,是成熟睿智的表現。
完美的常常是簡單的。
學會了簡單,其實真不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