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會問:“我沒有錢怎麼理財啊?”“我有幾千塊錢或者幾萬塊錢怎麼理財啊?”對於這類問題,今天青青學姐為大家詳細解答一下,理財方式本身其實不是固定的,針對每一個個人或者家庭,收入,支出,負債,理財風險偏好等等都不一樣,所以理財應該是一個個性化的服務;
總的來說,具體的理財規劃方案有點像醫生給人看病,需要知道你的詳細情況,才能為你對症下藥,這也是經常為什麼會有人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理財方式。
那麼我們如何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理財規劃方案呢,主要通過以下幾點:
一、學會存錢
存錢只是我們理財的最保守也最關鍵的第一步,但是要存錢的時候一定不要存到銀行,因為這是一筆虧本的買賣。
可以用這麼一句話來表達錢的重要性。有錢走遍天下,沒錢寸步難行。民間還有句老話,一分錢難倒英雄好漢!
年輕時候覺得我畢業了,自己賺錢了,我可以買我想要的,我喜歡的,即使放在那裡看著不用,我就高興。
沒錯啊,一點沒錯,賺錢是為了什麼,當然是享受生活,可以讓自己開心快樂。
但凡事要有度,工作了自己賺錢了,買買買,花花花,舒服,好了,放鬆過後要冷靜了,這錢與其不明不白的花掉,不如拿來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學學投資理財,複利的魔力是巨大的,你不會想到你每月投資的幾千元,十年後二十年後會變成怎樣的一筆巨款,這是一筆帶著夢想的基金。
如果是男同胞,十年後你要結婚了,結婚需要什麼,房子車子票子,錢從哪裡來?結了婚度蜜月去哪玩,拿個地球儀扔飛鏢,扔到哪我去哪,錢從哪裡來?
這個時候就看你的夢想基金了,如果有那太棒了,如果沒有呢?想過嗎?
有句話大概是這麼說的,十年前,別人會根據你父母的收入對待你;
那麼同樣,十年後,別人會根據你的收入對待你的父母和孩子。
你想要讓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享受什麼樣的待遇,完全取決於你今天的態度行事方法。
二、確定理財目標
我們都想變成有錢人,都想錢越多越好,我們要準確設定我們要求和理財目標,在多少歲掙夠多少錢,如果我們沒有明確的理財目標,一般理想都很難實現。
1.設定理財目標,比如要購買房子,要購買汽車。2.計算完成目標需要多少錢,量化目標,比如房子100萬,車10萬。3.回到現實,計劃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但是這個理財目標,都是需要根據自身情況設定,不要把目標設定的無法實現,也可以將目標分解成,短期,中期和長期。
短期目標一般設定為一年時間內達成,
中期目標為3-5年,
長期目標一般在五年以後,目標一旦制定後要過一段時間半年後檢查一下,目標完成的情況及是否按照計劃在執行。
在製定理財計劃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風險和通貨膨脹的因素,因為完成我們的理財目標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在這個計劃實施中肯定會有很多障礙,我們不要輕易放棄,要堅持按計劃完成設定的理財目標。
現在不妨拿出紙和筆,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去把自己的目標具體寫下來,一旦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目標是什麼,並且擬定執行計劃,不論有多困難,都不要放棄。追求夢想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阻礙,心態也許消極,但是記得千萬要堅持下去。
三、完善資金規劃
1.盤點自己的資產負債狀況:
首先盤點包括現金,存款,基金,股票,債券,其他投資項目,個人養老金,住房公積金,醫保金,等等已有資產金額進行盤點。
其次是盤點自己的負債情況,信用卡,借唄花唄,私人借款等其他負債金額,用你的資產減去你的負債就能得到你的個人總資產。
最後是計算一下自己的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總資產*100,合理的資產負債率應不超過50%,如果超過50%說明你的負債率過高,急需調整自己的收支平衡,當前的首要理財目標應為:增加收入,減少負債,把收支債務平衡,其次再考慮如何去投資。
所以,在沒錢的時候,我們應該找到沒錢的原因所在,是收入過低,還是負債過高,在沒錢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如何投資自己,增加自己的收入。
如果你沒有負債或者負債率較低,那麼應該結合你的理財目標並繼續往下看。
2.計算收入支出狀況:
計算收入:工資收入,獎金收入,利息收入,其他兼職或額外收入,這幾項相加得到最後的月度和年度收入。
計算支出:生活支出,娛樂支出,額外支出,保險支出等等
再用總收入減去總支出得到你最後的結餘,再用結餘的資金來考慮如何分配自己的資金。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
3.保險產品配置計劃,我們從可以從最低保額出發配置保險產品,建議將保費支出提升至總收入的5%。優先配置重疾險和意外險。
4.然後才是考慮如何理財,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選擇何種理財產品來增加理財的收益。
5.根據自身的情況,建議大家每年定期重審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學會編制個人的資產負債表,可以清晰透徹的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資產變動趨勢以及潛在風險。其實,我們所有的經濟活動就是不斷的雕琢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不斷的審視過去、構建未來。
四、如何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出判斷
但凡市面你所看到的理財產品,一旦超過銀行定存或者國債所給的利率,實際上都是需要承擔風險的。但現實情況往往是,很多人並不滿意無風險利率,因為很可能這些利率並不能跑贏通貨膨脹。
這反而讓更多的人樂意去盲目追求高收益產品,而卻忽視背後的高風險。而也只有當風險變成損失的時候,投資者才會反思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是不是當初選錯了,買錯了?又或者是覺得理財就是騙人的。
相信很多人剛開始理財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想法。那麼怎麼找到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的理財產品無疑是比較重要的了,不過前提就是你需要了解你自己的風險偏好,有兩點要注意:
1、 在投資中,投資者能承受多大的波動?
2、一旦風險來臨,變成實際的虧損,是否會極大的影響自身的情緒或家庭生活水平?
在網上也有很多關於個人投資理財風險偏好的測試,建議大家先測試一下自己到底是哪種風險偏好人群,是保守型還是穩健型,又或者是冒險型。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或者是投資組合。
這也是為什麼金融機構會讓投資者進行風險偏好測試,以確保未來的投資,都在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之內,總之,這個測試並沒有正確答案,依據自己實際情況填寫才能更為準確反映真實情況。因為很有可能,你的風險承受能力是隨著你的理財經驗、家庭結構、收入、年齡而發生變化的。
今天送給大家一句話“你想要變成什麼樣的人,最後你就會變成那樣的人”。
最後要多讀書,多去觀察別人做法,關鍵的是自己去多嘗試,讓自己的精神和肉體承受真實的衝擊,記住那個成功或者失敗的滋味。這樣你才會離賺錢越來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