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很多職場人都利用閒暇時間惡補專業技能,希望在復工後可以大顯身手。朋友王杰也是其中一員,在家辦公期間,通過線上的知識付費平台報名了許多課程,包括演講、運營、寫作等。
3月初,公司復工後,領導在會議上決定要建立線上運營部門。因為王杰是在座的員工裡唯一學過運營的人,所以部門的組建工作和公司的運營計劃都落在了他一個人身上。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王杰陷入了極度的焦慮,他發現,之前聽的知識、學的課程在實際運用中全都無法施展,空有一肚子學問就是沒有用武之地。
對於現代職場人而言,保存、共享、使用和創新知識,把學習力變為知識力,才是現代人的核心競爭優勢。從之前的信息匱乏到信息爆炸,如何合理的掌握和利用信息、知識,成為提高工作效率,決定職場成敗的關鍵。
一、你的知識需要管理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曾說過:“知識工作者的生產率是21世紀管理的最大挑戰。”
對於職場人而言,個人可以依靠的知識是指在一定知識的基礎上,能夠跟著外界的變化,不斷迭代、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并快速學習、分享、使用和創新你所擁有的知識,並且讓其產生價值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的知識力會不斷提高。
如果你沒有擁有知識管理的能力,無論你是初中畢業還是博士後,在職場都會喪失核心的競爭力。
日常工作中,知識可以分為2類,分別是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
顯性知識:能夠通過語言、肢體動作表達清楚的知識;
隱性知識:知道如何做,但卻很難告訴別人,描述清楚的知識。
根據Delphi Groupd的調查所顯示,企業中大部分知識(佔比42%)是存在與員工頭腦中的隱性知識,在這個過程中,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從隱性到顯性:比如人們常說的印堂發黑就屬於一個隱性的知識,什麼樣的程度算黑,很難描述,但如果把大家公認的正常色和發黑的標准進行統計,得出平均值後給出一定的區間值,那麼我們下次在判斷時,就有了依據作為標準,這個時候的知識就變為了顯性。
從顯性到隱性:當我們閱讀一本書時,書中的知識和信息便是作者寫出的顯性知識。但“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閱讀之後,我們大腦會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環境和目標產生自己的隱性知識。
從顯性到顯性:當你在讀書之後,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環境和目標產生了自己的想法,並且可以通過文字和讀後感的形式表達出來,這個時候便是顯性到顯性的一個轉化。
從隱性到隱性:進入一家公司,領導委派一個有經驗的師傅教你如何工作,這這個過程中,師傅的知識很難進行文字和語言的表達,你只能依靠師傅的身教自己領悟,這個便是隱性到隱性的一個轉化。
在工作中,知識的學習不僅僅是聽課、看書一種渠道,還包括談話、觀察等多種獲取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學會促動自己的知識從隱性向顯性轉化,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更深入的掌握知識。
二、工作中常見的5大知識問題
作為以處理信息和知識為主要工作內容的工作者,每個人在工作過程中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知識問題。
1.不知如何選擇
知識每天都在更新迭代,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各種各樣新穎的專業詞彙被創造。職場中,所需要的知識每天都在變化和升級,如果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很容易被競爭對手碾壓。
很多職場人在面對市面上種類繁多的課程,總是不知道如何進行選擇,然後在猶豫中錯失時間。其實,當你有學習意向時,就證明這個課程是值得學習的,與其因為選擇浪費時間,不如先行動起來。
2.不懂知識管理
我身邊有不少朋友,報了不少課程,看了不少書,可一到實踐的時候就犯難。因為人的大腦內存就那麼多,不可能人人做到過目不忘。
工作中,知識的儲存媒介是多樣的。有的知識存於你的大腦,有的在你書中的註釋,有的也可能在你的保險櫃、文件夾中,更多的還是儲存在我們工作時常用的電腦硬盤裡。
只有將這些知識很好的組織分類,才可以在需要時快速檢索利用。保存知識目的,這麼做是為了能在使用時快速準確的查找到相關的內容,提高工作效率。
3.知識難以共享
每個公司裡,都會遇到一個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的人:
為什麼我學歷高能力強升職的卻不是我?
為什麼我工作比他認真負責,卻被第一個降薪?
為什麼身邊總有不識貨的領導?
其實很多時候,導致我們懷才不遇的真正原因就是老人常說的:“肚裡有墨,倒不出來”。每當你想將知識進行共享或者傳播的時候,就會發現難以輸出和傳達給他人。
因為你的知識是支離破碎且不繫統的,需要你經過學習、實踐、整理之後才可以獲得。
4.無法創造價值
古人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學而優則仕”曾是古人學習知識的動力和方向,現在這樣的思維也佔據不小的市場,但是路卻越變越窄。
和知識比起來,知識的價值化則更為重要。通過知識,讓我們的生活得到改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可以賺更多的錢,更快的晉升,形成個人的影響力才是更加重要的。
5.不會創新變更
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職場擁有持續的競爭力,就是要學會創新,否則只能是一成不變,成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任何創新的基礎收拾知識的創新,想要在職場中具有優勢,就要學會在學習中變革。
三、5大方法快速提升你的個人知識力
1.學習知識
很多人學了很多課,看了很多書卻依舊和沒學沒看一樣的原因就在於沒有及時的對知識進行梳理,僅僅停留在淺層學習才層面。
有的人聽課讀書時都會做筆記,並且會反復回顧研究自己所記的內容,通過筆記便可以還原聽課時的想法,這樣的人自然會擁有好的學習效果。
錢鍾書老先生的記憶力曾被世人所羨嘆,在人們眼中,顯示是個過目不忘的天才。
但楊絳在自己卻在一篇回憶文中寫到:“他本人並沒有那麼神,之所以過目不忘是因為他肯下功夫,不僅讀,還會做筆記,一本書總會讀個3 -4遍,每次讀都會在筆記中添加錯漏的部分,做一份筆記的時間是讀一本書的一倍。”
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不斷的梳理,把知識變厚,再逐漸變薄的一個過程。
2.保存知識
每個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明明昨天還看到的一份資料,當今天寫報告需要用時,卻發現怎麼找也找不到,買回來一本書,上面做了註釋,看完後卻封存起來,想要用的時候卻怎麼也想不到其中的內容。
對於個人而言,人的知識總量看似是無限的,但個人能掌握的知識卻是十分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把學習過的知識都進行完整的保存。
聰明的職場精英會選擇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和職業規劃,保存適合自己的知識類型。
3.共享知識
很多人在職場苦苦不得志的原因就在於,別人無法了解到你有多少能力。對於一個職場人來說,“讓別人知道你知道”是非常重要的。
想要通過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讓他人願意和你合作與連接,傳遞和共享自己的知識則是最快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共享加深信任,樹立專業感,更有利於在個人發展上開拓新的天地。
4.使用知識
合理的使用知識可以讓我們的職場發展之路更加順暢,也會讓你不斷升值。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以下3點:
(1)向前看3年:工作對知識的需求強度是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掌握並且運用這個規律,在這個過程中,先設定一個小小的計劃,沉下心來累積。
(2)提高獨特性:學歷和證書在工作中會越來越靠不住,你是博士我也是博士,你是專家我也是專家,顯性知識間的較量相對而言沒有很高的壁壘。
差異化和獨特性更容易獲得企業的青睞,這也就要求我們要做到在某一領域上的精深和優秀的資源整合能力。
(3)打造個人IP:在知識差異不大的情況下,誰擁有品牌,誰就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5.創新知識
最高層次的競爭不是競爭,而是通過創新顛覆原來的模式。
在知識創新時,需要注意3個方面:
(1)新穎性:在某個領域和範圍內,以前從未有過的視角和方法去解決問題,即使這些方法不一定是新的,但是在自己所研究的領域確是第一次應用就是一種創新。
(2)實用性:在創造時,創造出來的東西必須滿足人們當前或者潛在的需求,絕非天馬行空。
(3)可行性:知識在創新時,一定是可行的,否則就是科幻和虛構。
無知不是指沒有知識,而是不會展示自己的知識、發揮知識的價值、發現、學習新的知識以及使用和創新。
對於靠知識技能謀生的職場人而言,決定你個人發展和競爭力能否持續提升的關鍵便在於你的知識管理是否運轉自如。
期待這篇文章可以激發你對個人知識力的關注和探索,在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中有所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