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黃金塑造期,如果此時父母過於強調成績,極有可能會扼殺孩子的興趣、天賦和創造力。本文對兒童各階段閱讀量進行量化,為父母提供了詳細參考。不過快哉君提醒各位父母不必教條,以免孩子在壓力中產生牴觸情緒,適得其反。同時,閱讀的質量也很重要,家長要為孩子選擇一些好書去閱讀。
閱讀能力就是學習能力
從理論上講,0-6歲是兒童的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這種看似複雜的學習能力,卻可以用一種能力的發展培養出90%以上:即「閱讀能力」。
但是閱讀能力,需要兩種條件才能發展起來:
第一是持續性和連貫性,即閱讀習慣的培養:要每天固定有閱讀時間,而不可以喜歡就讀讀,不喜歡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
第二是閱讀量的累計,一般幼兒一年的閱讀量要達到50-100萬字才可以使這種能力萌芽!
閱讀能力的培養
6-12歲,是閱讀能力(即學習能力的基礎)長足發展的最黃金時期,這六年,可以說,什麼都沒有海量閱讀、大大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
一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如同種子,需要條件才可以發芽生長。這個條件就是海量閱讀和動手動腦的遊戲方式。
如果一個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大量作業里去了,那麼這個孩子的天賦聰明就被餓死了。
一般而言,一二年級孩子每年閱讀量不能低於100萬字(正常是100-200萬字之間),二三年級每年不能低於200萬字(正常是200-300萬字之間),四五六年級每年不能低於300萬字的閱讀量(正常是300-500萬字之間,有的閱讀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達到1000萬字以上)。
小學的重點不在成績,在於閱讀
6-12歲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里,是因為小學課本的單一性和膚淺性,遠遠不能滿足一個孩子的大腦成長的需求。只有博覽群書、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如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哲學、藝術等等百科知識),才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
事實上,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因為孩子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里去了,自然就沒有時間大量讀書,而這如同丟了西瓜撿芝麻。這樣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滿分,對孩子的未來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這種損失到了初中就開始顯現出來,很多中學老師都知道一種奇怪現象:那些小學階段單單靠投入全部時間和精力獲得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後成績下降神速,這些孩子越學越累、越學越不會學了;恰恰是那些小學階段成績平平、但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孩子們成績上升力量強大、後發制人、潛力無窮。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績,甚至被老師每天都在強調的分數所迷惑,不捨得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和玩,認為是浪費時間。可是,當孩子如同小苗一般營養不良而缺乏成長力量,到了中學階段前進乏力時,家長只會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卻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營養不良」。
因此,小學階段一定要讓孩子從容一些,不要追求分數的高低。做父母的為了孩子的長久發展和未來更大的成長力量,請不要過分在意孩子小學階段的成績,而應該把目標放在孩子的基礎發展和能力培養上,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真正事半功倍,讓孩子受益終生。
讓你家孩子愛上閱讀的八個套路
01.父母帶頭讀書
每個愛讀書的孩子背後通常會有一個"書蟲"家長。"愛閱讀其實是孩子的一種天性,就像他們愛玩是一樣的。家長要做的是,早早地把書籍引入他的生活。"尹建莉說。隨著智能手機等設備的普及,家長中也不乏"低頭族"(總是低頭看著手機、iPad的人),再加上同樣擁有強大吸引力的電視和電腦,很多家長在要求孩子每天讀書的同時,自己卻變成了一個遠離圖書的人。當孩子看到父母的眼睛時時刻刻盯著屏幕,怎麼可能喜歡上書本閱讀?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的行為規範都是父母生活習慣的寫照。要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首先也要在家裏創造一種愛閱讀的氛圍。比如在孩子看書的時候,自己也應該陪著孩子一起看書,同時記得要把手機調靜音或身邊不放手機,以免影響到閱讀,而且還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平時,可以在小孩經常玩的區域放上一兩本書籍,當孩子在那個區域玩的時候,就可以隨手拿起書來看。
02
書要從薄到厚
孩子開始閱讀時,爸媽們可以準備一些比較薄的書本給孩子看,讓孩子先進入閱讀的狀態,享受閱讀的喜悅,同時挑一些有些漂亮插圖或者貼紙,以及能夠動手的繪本。到了一定的程度後,再給孩子看一些比較厚、知識面廣的書本,最後再看一些繪本類的名著。通過這樣一個由薄到厚,知識由淺到深的過程,會讓孩子體會到書本的誘惑,從而愛上閱讀。
03
帶著孩子去買書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這樣一個情況,每次給孩子買了新的書本後,孩子總是沒翻幾下就扔到一邊,而且每次看書的時間都持續不了多久。這是因為,孩子的大部分書籍都是父母挑選的,而父母挑選的原則一般是書本看了之後有沒有用,適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閱讀。但是,父母畢竟不是孩子,就算再了解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的思想,不能完全了解孩子的需求。所以,下次給孩子買書籍時,可以帶著孩子一同前去,讓孩子挑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這樣,寶寶才會有書籍的主人公感覺,看起書來也會更投入哦!
04
不過分強調看書的姿勢
孩子看書有個特點,怎麼舒服怎麼來,這時千萬別演變為情緒對抗,他要躺在沙發上看書,你不許,他偏要,你扔書,這樣一來二去還怎麼看書?還有,孩子看書看快看慢,也別管,家長不要讓孩子看書的時候強調讀懂,認字,理解,慢讀,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05
經常送一本書作為孩子的禮物
現在的孩子不缺少玩具和糖果,在一些重要的節日或孩子的生日時,提前準備一些有意義的書籍作為贈送給孩子們的禮物。親戚朋友或者孩子的同學慶祝生日的聚會,也可以選擇好的書籍作為禮物。
總之,父母可以用各種方式推動和傳播"好書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這一理念,使之慢慢成為家庭的傳統和習慣,培養孩子對好書的珍愛和讀書的樂趣,其收益遠遠大於任何禮品。
06
讓孩子閱讀不同種類的書籍
孩子在剛開始接觸閱讀的時候,往往沒有定性,也就是不能很準確地明白自己到底適合哪一類書本。這時,父母可以進行相應的引導:比如,帶孩子買書的時候,讓孩子多轉幾個區域,挑選不同種類的書籍。假如家裏有很多同類的書籍,也可以鼓勵孩子多看看不同的書籍,尤其是在發現寶寶對某一領域特別生疏的時候。也可以在孩子正巧碰上了相關難題的時候,提醒他挑選相關的書籍來學習。這樣的話,寶寶看得多了,視野也就會豐富得多。
07
讓孩子不帶功利性地悅讀
一提到自己家孩子的閱讀,家長們都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體會:
"我家孩子就喜歡聽我講,講完之後問她故事裏的問題她都能答得上來,可你讓她自己講一遍,她就不幹了。"
"我們家的最近迷上看西遊記,經常模仿悟空打妖怪,我都擔心他會不會發展成暴力傾向……"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讓孩子閱讀是為了什麼呢?是教給孩子一些知識嗎?還是期待他可以早些識字?或者從你所講的故事中明白些道理?
功利心是閱讀的大敵。僅想著功利的事情,只怕閱讀就失去了原有的快樂,而一件事變得不快樂,就沒有人願意真正投入其中。如果閱讀只是為了應試,那麼孩子只會與閱讀漸行漸遠。
閱讀不會讓你富有,也不會讓你成為焦點,甚至不能幫你的孩子成為一個好學生。我們從那裏得到的唯一實惠是永遠不再孤單。閱讀不同於學習,它是擁抱自我靈魂的過程。讀一本好書,是可以和它同呼吸的,那一刻,內心很輕盈、很快樂。書不會說話,但是書可以把世界打開給你。
08
"纏著"孩子把書中的
故事和知識講給父母聽
當孩子養成了自覺看書學習的習慣以後,為了強化孩子的讀書興趣,家長要有意地"纏著"孩子請他講故事或書中的知識,或者以相互給對方講故事為條件,"引誘"孩子講故事。每次講完後,家長可以大加讚揚,或"纏著"孩子問這問那,詢問故事的細節。這會使孩子以後看書更加細心,也能使孩子產生成就感。這種做法會激發孩子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閱讀中去,使孩子讀書的興趣更加穩定。
孩子的成長總會遇到各種困惑,而一本好書,可以讓孩子在困惑的時候,找到一扇門。作為父母的我們,不要硬把閱讀發展為一種單純的教育工具,否則也就失去了那種輕鬆自願閱讀的樂趣。著名作家冰心曾說過:"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如果孩子真能喜歡閱讀、愛上閱讀的話,那他自然會從中受益。
讓孩子徹底愛上閱讀的12種小遊戲!
每個孩子都喜歡做遊戲
如果能夠把遊戲貫穿到孩子的閱讀中
那孩子愛上閱讀是必然的事情
如果孩子不喜歡別人總是問他們問題怎麼辦?
如果孩子不喜歡複述怎麼辦?
沒關係,還有好多事情可以做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遊戲
孩子一定會非常喜歡的!
01
遊戲1:我就是主角
讀完了一本書之後,問問孩子,喜歡不喜歡故事的主角?如果孩子說喜歡,那麼,來吧,這次就把故事主角的名字變成孩子的名字。還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朋友等等的名字都加到故事裏面哈。
於是,一部以孩子為主角的故事大戲就上演了。
父母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啦,只要碰上故事主角,都要讀成孩子的名字。孩子就很自然地走進了故事,成為主人公,去故事世界中體驗一把。
另外,請記住,讀完之後,一定要問問孩子,感覺如何?喜歡這樣讀嗎?
02
遊戲2:邀請故事的主角來赴宴
這個想法很新奇吧。
讀完了一本故事,比如《好餓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之後,想想如果我們邀請毛毛蟲到我們家來赴宴,該寫一張怎樣的邀請信呢?
親愛的毛毛蟲先生:
您吃飽了嗎?我為您準備了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有……我特意邀請您到我家裏來吃一頓飯。吃飯之前(後),我們還可以……如果您能參加……
怎麼樣,讀完一本書,和孩子一起寫一張邀請函,不能幹巴巴的,要圖文並茂才好。
03
遊戲3:給故事畫一張story line
(故事發生的時間表)
就像我們學歷史,會畫一條歷史發展的時間線一樣。一本故事書讀完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來畫一張故事發生、發展、結束的時間線。
比如,讀了《三隻小豬的故事》,就可以以時間線的形式畫出:三隻小豬開始是怎麼回事,然後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然後,再然後……
把這條故事線弄清楚,對孩子很有幫助的。因為這個故事是以畫為主,配合一些口語表達,孩子會很投入,很喜歡的。
提醒一下家長,孩子畫的不好沒關係, 只要將前後順序搞清楚就達到這個活動的目的了。長期堅持下去,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能力也會得到很好的開發。
04
遊戲4:我是小記者
和孩子一起讀完了一本書,父母和孩子可以輪流扮演故事主角和記者,讓記者來採訪故事主角。
如果孩子是記者,就需要想出5個和故事主角相關的問題來提問。
如果父母是記者,正好將故事中的一些情節,如何發生、發展的,作為採訪的問題,來問孩子。
這樣一來一去地問答,故事就以另外一種形式,過了一遍,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大腦,又讓孩子進行了一次主動的思考。
舉個例子,讀了《三隻小豬的故事》後,父母扮成大灰狼, 孩子來採訪:
大灰狼先生, 您是怎麼認識三隻小豬的?請問您為什麼總是跟著這三隻小豬呢?請問,您從煙囪裏面出來後,後來去了哪裏?等等,是不是非常好玩有趣?
05
遊戲5:給故事畫一張地圖
《A to z mysteries》很多人都看過,每本故事的第一頁就是故事發生地的地圖。
一些簡單的故事繪本,簡單的故事情節, 也可以來一張簡單的地圖的。
讀完一本書,讓孩子根據故事情節, 畫一張故事發生地的地圖。
如果故事發生在室內,就畫一張室內的平面圖,如果故事發生的地方很多,就可以讓孩子畫一張大地圖。
想想,不是有人根據《紅樓夢》書中的描繪,建造出了大觀園嗎?
和孩子一起動手畫一張,別忘了塗上顏色哈。
06
遊戲6:故事的前傳和後傳
讀了某本故事之後想想,在這個故事發生之前,會發生過什麼故事呢?
同樣的,讀過之後,也可以想想,這個故事之後,又會發生什麼呢?
比如,讀了《三隻小豬的故事》,三隻小豬蓋房子的本領是跟誰學的呢?這裏面會有什麼故事呢?之後三隻小豬在他們的磚房子裏面能快樂地過一輩子嗎,會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呢?那隻大灰狼會善罷甘休嗎?
07
遊戲7:換一個角度讀故事
三隻小豬和大灰狼的故事,基本是站在三隻小豬的立場,來描繪這個故事的。
如果站在大灰狼的角度,故事將會如何不同呢?那麼,就以大灰狼為主角,從他的角度來說說故事是怎麼回事吧。
這樣一來,這個故事就有了好幾個版本。
08
遊戲8:比較故事書與電影或動畫片
很多故事有各種不同的版本,有不少還被拍成了電影和動畫,如果孩子恰好讀過不同的版本,中文的,英文的,看過動畫的,就可以讓孩子說說,他們更喜歡哪個版本,為什麼?
如果讓他們來當導演,將故事拍成電影,他們會怎麼來安排演員, 該怎麼拍……
09
遊戲9:給故事書設計封面和插畫
如果故事本身就是繪本,這個項目實施起來就比較困難。如果是文字比較多的章節書, 就可以來做這個項目了。
根據書的故事內容,給書籍畫幾幅插圖設計一個封面和封底,並在封底寫一個書籍的故事梗概。
這樣的活動不用多,孩子只要做過一個,他們將來看書的時候,會很注意其他書籍的封面和封底設計的。
10
遊戲10:將故事做成孩子的有聲故事書
如果孩子特別喜歡這本書,就可以請孩子給這本書錄音,然後刻錄在CD上,並設計一個包裝封面,寫上孩子的名字。一個有孩子名字的有聲故事書就誕生了。
如果孩子有興趣,還可以做成一個故事集。這樣的作品,可以作為禮物送給親戚朋友老師同學,你說孩子會不會非常開心?
11
遊戲11:設計一套和故事相關的書籤
讀完一個故事,可以就故事內容設計一套相關的書籤,一面是從視覺的角度總結故事,另一面寫上孩子從這本書里學到的東西。可以是一些道理,也可以是有用的詞彙等等。
這個遊戲,你得充分發揮孩子的想像力!
12
遊戲12:為這本故事書做廣告
讀完這本書之後,如果你是一位書商,你將如何為這本書做廣告呢?
在報紙上做廣告——寫一段書籍的廣告詞
在電台上做廣告——錄一段廣告的錄音
在電視上做廣告——可以考慮拍攝一段視頻。
這裏只提供一種思路,在實際操作中,完全可讓孩子自己腦洞大開,想各種點子。
反正,讀了一本書,可以玩的遊戲太多太多了。只要發散自己的思維,新的想法就會層出不窮。孩子在你的這種創新精神的帶領下,思維的創新意念和能力,也會越來越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