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是一種令人感到愉快的經歷,它使人產生無限聯想的能力超過了任何一種感覺。還有人說“音樂是無國界的”,不同地域的人有時候都能聽懂一首樂曲中的感情,比如阿黛爾的《Someone Like You》總讓一些女生淚流滿面,這是為什麼?
神經學、心理學與生物學上的最新發現證實,傾聽輕快悠揚的的旋律不僅可以調節我們的精神狀態,也可以對人類認識的進步、生活質量的提高、甚至包括身體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對音樂與健康之間聯繫的研究已經成為科學研究的一個熱門選題。
於是乎,我們找到了很多問題的答案:比如,是否存在某些生理結構,用來控制音樂所喚起的情感?我們欣賞與創作旋律的能力是否與我們機體的功能有關?對音符的偏愛是否有遺傳的因素等?主流觀點認為,是人類的本能使我們能夠把一系列的音符演奏成為一段樂章。事實上,音樂很可能是隱蔽地模擬了我們身體內部組織的節奏,例如心臟的跳躍,呼吸的速度以及講話發出的聲音。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世界上的所有音樂表現形式都擁有靈犀相通的感情。無論它的內容、曲調、節奏如何不同,這個星球的音樂共有著一個基本的血緣:比如一個日本人,儘管不懂得一句蘭德語(歐洲中世紀伯爵的領地),卻也可以感受到布萊里亞舞表達的是歡樂情緒,而塔蘭塔歌舞傳達的是悲傷的情感。
專業研究表明,所有的人類共同擁有一個表達語言的遺傳規律。無論在哪一種語言裡,憤怒都表現為大吼大叫,而甜言蜜語時總是呢喃細語。音樂也是如此,節奏緩慢、曲調下行的旋律便會使人感到悲傷,而上行的旋律則會讓人產生激昂的情緒。而這些因素連接起來,便會觸動我們的情感波瀾。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vNsDKf1SEMJPWzehmSUkr1uAGF3cXSp4oREPYoQV3Rg/?source=tuwen_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