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習俗與禁忌:※本文由網路資料整理而來,各地民俗風情或地區民族而略有不同,
此篇僅提供網友一個基本的參考,網友們可依祖先流傳的習慣方式進行;心誠則靈,清明時節祭祖,除了能得到祖先的庇佑之外,清明祭祖的習俗,也能夠給後代一個追思先人、做人不能忘本的良好示範,有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在世者也能藉由一年一次的重要節日反省往年作為、和祖先稟報後重新出發,
有洗滌心靈、安定信念的效果。
雖然在台灣目前火葬比以往的的土葬為多,因此有些人家不再有”掃墓”的行為,
但是在清明(或是任何想和祖先祈願的時間)其實也都還是可以祭祖、追思先人的,
前提就是要擁有虔敬的心思,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清明的由來和傳統掃墓的程序和方式吧~~
●掃墓是從遠古就有的習俗,而大約是在唐朝時,
慢慢演變為在「清明」時節由家中長老集合家族的人,
至祖先的墳墓做清掃和祭拜的一種家庭重要聚會/祭祀活動。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節氣,在春分後的十五日,約等於陽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每年的清明節就是陽歷的4月5日,民間還有『四五清明』之說。其實不然,據天文學家介紹,清明有時還會落在4月4日,這主要是閏年『作怪』,也就是說每四年中往往會出現一次所謂清明『提前』的情況。2007年清明是4月5日,2008年清明節則為4月4日。另據民俗專家介紹,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在春分後半個月,此時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作『踏青節』。在台灣,1979年政府將清明節定為4月5日,許多人會在這天掃墓,不過在習俗上,這個日子的前後幾天也都是可以掃墓的,
而台灣的客家人比較特別,會在元宵節到清明節這段時間擇期去掃墓。
補充:過去一百年來,清明節都在四月四日到四月六日之間。
清明節可不一定是在四月五日,今年清明節就在四月四日,而且是百年來最早報到的一次!
氣象局天文站表示,這是受到閏年影響,過去每隔四年清明節都會提前一天,百年來差異日期都在三天內,所以清明節氣出現在四月四日,或五日,六日都有可能。
翻開今年的日曆,清明節就在四月四日,怎麼不是過去的四月五日呢?其實四年前的清明節也在四月四日,氣象局天文站表示,是因為地球際繞太陽公轉一年的時間,比曆法上的365天多了11分鐘多,算一算每四年就多了一天,也就是說遇到閏年清明節就會提前一天報到。
過去一百年來,清明出現的時間都在四月四日到四月六日之間,今年清明節氣出現在(四月四號)下午5 點46分,也是1897年以來報到時間最早的一年,不過,可別以為接下來的清明節會緩慢前移,越來越早,老祖先制定曆法可是相當有智慧,早有對策。
簡單地說,遇上不能被400整除的世紀,例如1900、2100年的2月都只有28天,節氣循環中多出來的一天又被拉回,所以百年來清明節不是在4月4日就是4月5日、或6日,最多只相差三天。 |
|
●掃墓時習俗上是吃寒食(不會在墳墓的地方開伙煮飯),
通常大家攜帶的寒食會有春捲和粿、蛋等等。也有民族會食用青糰。
●春捲的作法是以春天出產的青菜為主,
如豆芽菜、韭黃、韭菜、芹菜、紅蘿蔔、筍絲、香菜,
然後再加上豆干、蛋皮、肉絲等(不過似乎也有家庭習俗會用全素的) 再撒上花生粉、糖粉等,
用1~2片餅皮包起,就成了春捲。
●青糰(或稱青糰子),是使用糯米拌上草汁,用成小球後蒸熟製成。
可製成有餡或無餡。甜鹹皆有。
(草汁各地所使用的植物略有不同,有麥草、艾草不一)
甜的有豆沙或棗泥做內餡,近年來也有豬肉餡口味。
●清明使用的粿則有發粿、草仔粿、紅龜粿等,
各有象徵發財、祖德流芳、長壽的意義。
註:通常新墳只會使用綠色或米色的粿
本省的清明節掃墓有「培墓」和「卦墓紙」的習俗,培墓即掃墓的意思,
家人前往祭祀時,必須備置祭品十二種,俗稱「十二菜碗」
包括三牲酒菜、鮮花,茶、果品、糕餅、鴨蛋、香燭、金銀紙、五色墓紙等。
掛墓紙是將長方形的五色墓紙,一張一張的壓在墳上。
清明節掃墓時由家中長輩率領,分別由子孫執壺、擔盒、提籃前往,
一行人到了墓地後,先祭拜祖墳旁的后土之神(土地公),
進行這項祭禮時祭品較簡單,
以豆腐、鹽盤或一隻雞即可,祭拜完畢後,
再燃些土地公金、福金,這項祀神儀式便告完成。
清明節祭拜後土之神,主要是感謝後土之神對祖先的看護。
祭神之後,接著祭祖,祭祖時在墓碑前的祭桌上供陳三牲(雞、豬肉、魚),
另外再添一些碗菜,在祭品的前方必須擺設酒杯、飯盒和筷子。
點燭、上香、酒過三巡後燒金紙(新喪則燒庫錢,往生錢、銀紙)
燒完後在紙灰上倒酒,即告完成。
祭完後將雞蛋或鴨蛋打碎,蛋殼撤在墓上,以示脫殼新生,據說會帶來好運。
●掃墓流程(各家傳統會略有不同):1.清掃、割草
2.若墓碑字跡模糊應重新上色
3.將墓紙以小石壓在墳上
4.祭拜后土(墳墓的守護神,即土地公)
5.祭拜祖墳
6.吃春捲或粿、蛋等
7.再次清潔,跟祖先稟報後再離開
詳細說明:祖墳整修完畢後,開始祭拜。祭拜時,在墓前供奉牲禮(三牲或五牲) 、
刈金、壽金、燭等、或十二道蔬菜
(如韭菜、魷魚、春干、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苜頭)和
粿類(紅龜粿、鼠麴粿或草仔粿)及刈金、銀紙、往生錢、燭等;
若是新墳,則必須供奉五牲(如豬頭、雞、鴨蛋、麵粿、紅龜粿),
祭品擺好後,點香向后土(墳墓的守護神)祭拜,
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禮拜完畢,先燒刈金、壽金給后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
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最後鳴炮禮成。
在收供品離開前,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
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
從前,還有將紅龜粿、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稱為「揖墓粿」
(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
建議掃墓時間在早上10點至下午3點前,此時陽氣較重。
以現代觀點來看,太早或太晚都不適宜,原因應是因為清明時節常會下雨,
雨多泥濘易滑,光線不夠亮,滑倒難免危險,
畢竟經過一年可能草都會長得較長,因此選擇光線較亮的時間去掃墓較宜。
掃墓後進家門前應過火、或去人多地方接觸陽氣、
回家後先洗澡,建議可使用艾草洗澡等,以去除陰氣。
若因種種原因,無法回鄉祭祀者,也可以在家祭拜祖先。方法是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稟報祖先。
並燒紙錢祭祀。
掃墓禁忌:懷孕婦女或月事來不宜去祭拜。
七歲前太小的小孩也不宜去祭拜。提醒同行小孩不可嘻笑怒罵,要有虔敬的心。注意不可踩踏到先人或其他家族墳墓。也忌對其他墳墓用手指指點點。禮御生命美學與您一同尊重生命、追思先人,期待您擁有美好的每一天。
---------------------------------------------------相關訊息: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的習俗一. 清明節的由來:農曆三月初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清明」最初指的是節氣。在我國傳統的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用來反映氣候變化和指導農業生產,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時間大約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換算成國曆,約在四月四日或五日。在《淮南子》一書中記載:「清明」是在冬至過後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後的第十五日,這時候萬物潔淨,空氣清新,風景明麗,花卉草木在這樣的環境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正因為如此,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作為節日的「清明」與作為節氣的「清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從聯繫上來看,清明節是從「清明」這一個節氣演變而來的,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從區別上看,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有某種風俗習慣和紀念意義。但是,清明節是如何從節氣演變為節目的呢?根據《荊楚歲時記》中說:離冬至一百零五天有大風暴雨,稱這一天叫做「寒食」,要禁火三日,由於寒食節的日子與清明的日子相近,因此古人在寒食的活動,往往沿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而到今天寒食節更已經被清明節所取代了。
*****二. 清明節的習俗:********1. 掛紙:***「掛紙」在臺灣的習俗中稱為「壓墓紙」。掛紙時,先要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用鋤頭或鐮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否則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無主的孤墳,而受到破壞。墓紙分為白色、紅色、黃色的古仔紙以及五色紙(紅黃藍白黑)兩類,現在則多用五色紙,其用意是蓋厝瓦或表示子孫已祭拜過。至於傳統的客家人掛紙時比較慎重,先用鋤頭挖一塊綠色的草皮,並把帶來一疊滴有雞血的黃紙,用草皮壓在墳上,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除了掛墓紙的目的外,還有血祭的象徵。***2. 培墓:***民間清明節掃墓可分成兩種儀式,即「掛紙」及「培墓」。「培墓」也就是「掃墓」,又叫墓祭、祭掃或上墳,就是修墓與祭拜。一般俗信,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有很大的關連。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而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其他則視情況而定。「培墓」的時間多利用清明節前夕,將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必須用銀硃重新加以描寫,使其煥然一新。
祖墳整修完畢後,開始祭拜。祭拜時,在墓前供奉牲禮(三牲或五牲) 、刈金、壽金、燭等、或十二道菜蔬(如韭菜、魷魚、春干、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苜頭)和粿類(紅龜粿、鼠麴粿或草仔粿)及刈金、銀紙、往生錢、燭等;若是新墳,則必須供奉五牲(如豬頭、雞、鴨蛋、麵粿、紅龜粿),祭品擺好後,點香向后土(墳墓的守護神)祭拜,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禮拜完畢,先燒刈金、壽金給后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最後鳴炮禮成。
在收供品離開前,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從前,還有將紅龜粿、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臺灣民間習俗若是家有長子如娶媳婦、添丁生子或置產等,一定要培墓,往昔在培墓時都要點「姓氏燈」,在祭拜之前於墓前燃燭祭祀後,不要熄火,將它小心的放在燈罩內,沿途不可使其熄滅,一到家裡,立刻把燈放在祖先的靈桌前,相傳這種小燈,具有「添丁發財」的含義,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則表示子孫繁茂的吉祥徵兆。
現在一般的掃墓方式已經較以前簡化,大都以鮮花水果為祭品,,上香鞠躬,禮節簡單隆重。***3. 踏青(起源於唐代):***踏青也叫行青、探春、尋春、郊遊。清明節正當早春三月,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為了不辜負這良辰美景,於是大家帶著野餐,車水馬龍,擁向郊外,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清明節日,婦女穿新鞋(踏青鞋),出行到郊外,稱為「踏青」,因為古時的婦女平日不可隨便出遊,趁此機會到郊外領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4. 盪秋千(鞦韆):***秋千以前叫做「鞦韆」,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原始社會,先民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樹,這就是秋千的雛形。秋千最初叫做千秋,是春秋時期北方的山戎所創,據說是齊桓公北征山戎時,把秋千帶入中原。開始時只有一條繩子,用手抓住繩子盪來盪去,後來逐漸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到了漢武帝時,因千秋在漢語包含有人雖死去但永垂不朽的意思,為了避諱,所以把千秋改為秋千;到唐代,盪秋千已經十分普遍,並且成為寒食節及清明節的一項重要的活動,甚至被唐玄宗稱為「半仙之戲」。正因為在清明時節到處有人在玩秋千,所以便有人將它稱之為「鞦韆節」。***5. 鬥雞:***鬥雞也是清明時節的應景遊戲,而且正如春節的賭博一般,是必須拿錢作為輸贏的。鬥雞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到唐朝時,十分盛行,不僅在民間設有鬥雞場,讓群雞相戶攻鬥,就連皇上也喜歡玩鬥雞。據說唐明皇十分喜愛鬥雞,曾經不惜重金,在宮廷中設置一個豪華的雞坊,還派人專門養雞,作為鬥雞之用,可見唐代宮廷中鬥雞風氣之盛。至宋朝之後,鬥雞的風俗才逐漸式微,但是目前臺灣仍尚有鬥雞的風尚。臺灣民間飼養一種黑色而體大的鬥雞,俗稱「軍雞」,這種雞原產於印度及馬來西亞,曾在臺灣掀起一陣蓄養鬥雞及賭勝的風氣,現今每逢清明、端午中南部地區鄉間亦有鬥雞比賽的民間習俗。***6. 插柳:***民間在清明節有插戴柳枝的習俗。在祭墓踏青時,人們往往還折幾枝柳枝帶回家,插在門楣上或用柳枝編成柳帽戴在頭上,俗諺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便黃狗」,似乎說明了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因為清明是中國的三大鬼節之一,為了防止鬼的侵擾迫害,再加上正值柳枝發芽的時節,於是人們紛紛戴柳條以辟邪了。
關於插柳的習俗由來,還有許多不同的傳說,有的說是紀念介之推。介之推被燒死和埋怨在柳樹旁,第二年寒食節,晉文公率領臣子來祭拜介之推的時候,只見那棵被燒毀的柳樹竟然死而復活,晉文公情不自禁地折了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以後群臣紛紛仿傚相沿成襲;有的說是唐高宗在渭水舉行祭祀儀式時,曾把柳枝編成圓環送給群臣,說是可以辟邪,於是相沿成襲;更有人說是宋朝著名詞人柳永生前留戀於秦樓楚館為與不少歌妓結下不解之緣,深受歌妓愛戴,柳永死後,每年清明節都有不少歌妓來到墳前祭掃,祭拜完後在路邊折柳插簪髮,以為悼念,於是成為後世插柳之俗。***7. 賜火:***古人四季用不同的木材鑽木取火,春天取榆,稱柳之火,夏天取棗,稱杏之火,秋天取柞,稱楢之火,冬天取槐,稱檀之火。也就是說,換季之時,新取的火叫做「新火」,前一季節的火就叫做「舊火」。因為寒食節全國禁火寒食,把所有的火種都熄滅了,所以到了清明要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這一天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火賜給群臣,以示對大臣的寵愛,據說每年參加鑽火的人很多,誰若能先鑽得火,把火種獻給皇帝,就可以得到皇帝的賞賜。***8. 拔河:***拔河發明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叫做「牽鉤」。主要使用的設備是一條粗麻繩,兩頭還分有許多小麻繩,在古代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視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過中線(代表河流)就算是勝利。拔河的目的是為了增強體質,最初是在軍隊中盛行,後來才流行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此以後,清明拔河遂成習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