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 金復興社 東海龍王
東海龍王敖廣 在中國東方為尊位,按周易來說東為陽,四海龍王排名第一為 東海龍王 敖廣,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五十四名龍王名字和六十二名神龍王名字。 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製。 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 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 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 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四海是指東、南、西、北四海,但四海龍王的名字卻有不同的說法。 《封神榜》 東海龍王名為敖光,南海龍王名為敖明,西海龍王名為敖順,北海龍王名為敖吉。 乾隆17年《台灣縣志》:「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龍王之神,東曰顯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恆,北曰崇禮。」至於其名諱見於明代徐道《歷代神仙通鑑》: 東海,滄寧德王敖廣。南海,赤安洪聖濟王敖潤。 西海,素清潤王敖欽。北海,浣旬澤王敖順。
神話傳說中在水裡統領水族的王,掌管興雲降雨。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 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五十四名龍王名字和六十二名神龍王名字。 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 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製。 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 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 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 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 道教《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就稱,「國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元始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與諸天龍王等宣揚正法,普救眾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神像欣賞 東海龍王
神像欣賞 西海龍王
神像欣賞 南海龍王
神像欣賞 北海龍王
臺南 祀典大天后宮 四海龍王
龍在中國的歷史傳統與文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龍的起源來自伏羲氏,距神話傳說,伏羲 與 女媧都是人首蛇身,而蛇就是龍的原型。 但是實際上龍只是一種圖騰,並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上的由人類虛構的生物,並且是綜 合了許多生物的特徵:蛇身、獸腿、鷹爪、馬頭、蛇尾、鹿角、魚鱗。 據考證,龍圖騰的由來是和原始部落不斷的征戰有關的。 在漫長的歷史中,部落與部落之間對抗、吞併、聯合,並把戰勝的部落圖騰上的一部分添加到自己的圖騰上。 久而久之,經過不斷地吸收與充實,龍的特徵也越來越多,形像日益複雜和威武莊嚴,最後形成了完整的龍圖騰,並且成為這個華夏民族所信奉崇拜的標誌。 古神話中龍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 古籍記述其形像多不一。 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 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
《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 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多它」龍,無角名虯。
臺灣澎湖地區漁民,咸信農曆十月初十日是海龍王誕辰,魚蝦皆往龍宮祝壽,海裏撈不到漁獲,所以每當此日,漁民自動休息一天,且海中空蕩無魚,有如遭強風巨浪「洗港」,故又稱此日為「海龍王洗港日」。
臺灣最早的一座龍王廟,初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一七一六年),位於台南市東安坊。嗣後,分別在淡水、大甲、彰化、台南、鳳山、恆春、澎湖等沿海地區,建有專祀四海龍王廟宇,而部分的媽祖廟,水仙宮廟亦有配祀四海龍王,蓋咸認四海龍王為航海之守護神也。
連璜著臺灣縣志謂:「龍王為海瀆之神,建廟崇祀,以保海邦,非為祈禱甘霖也。」因之,「東海龍王」亦為鎮海之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