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想要取得好成績,唯一的方法就是閱讀。
美國人重視批判思考與獨立寫作的能力,而大量閱讀則是培養這種能力的最好途徑。
所以美國的學校在學生很小的時候就要求學生讀經典作品,而且是大量地讀。
曾經有位美國教育專家深入地研究了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的課外閱讀,得出結論:
一個中國普通家庭和一個美國普通家庭為孩子提供閱讀材料的經濟能力大體相當,
但是美國孩子的閱讀量卻是中國孩子的6倍。
這個數據著實令人震驚!
為何中美孩子在閱讀量上有如此大的鴻溝?
美國教育有何秘訣?在美國,究竟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美國人是怎麼培養孩子閱讀力的。
能夠閱讀的孩子是能夠學習的孩子
閱讀這件事,在美國被提到非常高的高度。無論是學前教育階段還是學校的各個年級,老師給學生佈置的家庭作業中,都要求學生在每晚睡前,閱讀英文讀物15~20分鐘。並且,還需要將閱讀讀物的目錄寫在每月的Reading Logs上。月終時,交給老師進行評論。
朋友的女兒在幼兒園上課時,老師會要求每個孩子把自己閱讀的內容進行複述,並且說說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想法。時間一長,孩子們都養成了閱讀習慣,培養了大量和快速閱讀及概述的能力。
美國教育部網站上就寫著教育部長的話:“能夠閱讀的孩子,是能夠學習的孩子。而能夠學習的孩子終將會在學習和生活中獲得成功。”
0歲就能開始培養閱讀習慣
兒童閱讀能力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美國早期閱讀委員會將兒童早期閱讀分為:0~3歲、3~4歲和5~6歲三個階段,並製定目標加以實施。
從孩子出生起,就應當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並且閱讀量逐步增加。同時,在閱讀過程中累積適合自己的閱讀經驗,從而轉為自主閱讀。
朋友說,在她女兒剛出生時就每天堅持為她讀書,讓孩子有個固定的時間“聽”書。1歲左右,女兒開始通過撕不爛布書、紙板書學習認知。隨著年齡增長,女兒慢慢地開始從無字繪本到有字繪本,從“聽”繪本到獨立看繪本,最終給爸媽講繪本,孩子對書本由認知到理解,再到運用,形成了一個良性增長。
如何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習慣
堅持每天給孩子讀書,並且最好能在一個(或者幾個)固定的時間讀。當然了,這並不是說如果有一天該讀睡前故事的時候你不在家,那天就不讀書了。相反,如果是那種情況,你在白天給他讀書也是可以的。
另外,不要拿起書就一直不停地從頭讀到尾,或每一頁上的每一個字都讀到。你應該讓孩子的興趣和問題來引導讀書的節奏。美國圖書館協會認為,讓孩子參與到閱讀中來是最好的閱讀方式。和他一起談論書中的圖畫、重複常見詞、變換你的聲調(根據不同人物和心情改變聲音)或語速、甚至一起討論畫面中的某個細節,都能讓閱讀變成一種樂趣。
學業負擔小使大量閱讀成為可能
很多孩子上小學每天幾乎是沒有作業的,寒暑假更是如此。這就使得他們可以把全部時間用在讀書上(如果家長允許的話)。所以說美國學生的作業太少從某種程度來說並不完全是壞事。
服務超好利用率極高的公共圖書館
在美國,圖書館已經成為除學校之外,承擔著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重任的主要陣地。
圖書館不僅需要為孩子推薦合適的圖書,還要舉辦針對各年齡段的閱讀活動。
因為小孩子在上學之前思維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很迅速的,很可能1歲時還只會喊爸爸媽媽,2歲能表達自己的需求,到了3歲就可以跟大人交流了。鑑於不同年齡的差異,圖書館為孩子們安排的閱讀活動,也盡可能地按年齡細分。
同時,美國的公共圖書館極為普及。可以把想藉的所有書直接發到圖書館的網站上,並且指定要到哪個分館去取,然後就該干嘛幹嘛。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會一本一本的幫你找好,如果有的書這家分館沒有的話,他們就從其它的分館調來。一般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所有的書就陸陸續續的到了指定的分館。每到一批書,都會有圖書館的自動電話系統的通知,然後直接去取就是了,省時又省力,而所有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
而且,一般美國的學校裡都有圖書館,很多孩子從五歲上學前班開始每個星期就有一個小時是在校內圖書館度過的。他們學習怎樣使用計算機來查找圖書,所以當他們熟悉了學校的圖書館後再到校外的圖書館便會覺得輕車熟路。
全社會的支持
近年來,美國很多個州推行了一個“為理髮師讀書”的活動。
一些理髮店規定,來剪頭髮的小孩子要是能為理髮師讀一本書,就可以得到2美金的折扣。而且,讀的書甚至不需要自己帶,理髮店裡有專門的書架,孩子在等候時也可以隨意翻閱。
雖然,好多孩子並不是真心喜歡閱讀,但他們卻願意為了贏得這兩美金的零花錢去讀書。
有些理髮店的參與程度更深入,比如提供免費理髮,比如允許小顧客借書回家讀,比如與當地學校合作,選擇更適合孩子們的圖書。
還有醫院,在寶寶即將出生前,醫生建議準媽媽可以去上醫院提供的如何照顧新生兒的課程。這個課程本身是免費的,主要講小兒出現哪些狀況該聯繫醫生,怎麼給孩子進行急救處理,還練習了母乳喂養的姿勢。
除此之外,在課程快要結束時,主講人發給準媽媽們一人一個禮盒,叫“給新手父母的禮盒”(Kit for New Parents)。
禮盒裡除了有好幾本為父母準備的育兒書,還有三本專門給小孩子的圖書。
家庭的重視
其實歸根結底,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
醫院發的閱讀禮盒固然很有用,但也需要父母的配合才能起效。
如果拿了禮盒回家,打開看個新鮮,然後就扔到一邊,那裡面的資源再好也是白搭。
圖書館安排的活動固然很有幫助,但也需要父母帶著孩子去參加。
或者至少,父母可以讓圖書管理員推薦適合孩子年齡和能力的圖書。
除此之外,就是父母的以身作則了。催促孩子讀書,自己卻在旁邊玩兒手機;
買了一堆繪本和兒童讀物,家裡卻沒有一本大人能看的書。
在這樣的家庭裡,父母從來不讀書,又怎麼能指望孩子愛看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