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吃虧是福”是很有道理的。吃虧,你就成了施者,另外一方則成了受者。
看上去是你吃了虧,他得了益。
然而,另一方卻欠了你一個人情。這人情,便是你為往後的職業生涯所鋪設的一條路。
這是比金錢,比財富更值得珍視的東西。
古往今來,會吃小虧的人才不會吃大虧。你不吃點兒虧,別人怎麼會替你辦事呢?
但是,吃虧也要吃在明處。
有的人為了息事寧人,往往去吃暗虧,結果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但身在職場又難免吃虧。虧是不得不吃的,關鍵是這個虧你要吃得值。
廖凱在一家裝飾公司做銷售代表,一次接到某客戶的單子。這個客戶的職業是某大型樓盤的置業顧問。
廖凱公司的裝修報價已經很合理了,但客戶仍然嫌高。廖凱在沒有對客戶說明的情況下,犧牲了自己的提成,以滿足客戶降低價格的要求。
廖凱這樣做的原因就是他認為客戶看到價格降下來,一定會明白是自己個人讓利,會感謝自己。廖凱認為目前自己吃點虧拉住這個客戶,搞好關係以後,請客戶在其工作的大型樓盤幫自己義務拉幾個裝修訂單,賺得更多。
後來,廖凱請這位客戶幫忙義務拉訂單,這位客戶根本不予理會。聽到客戶拒絕,廖凱憤怒地說:“我可是拿自己的提成幫你填補了差價的!”
客戶很淡定地說:“我可沒有叫你這麼做,是你自願吃虧的。”
廖凱聽到這話,當場愣住了。
廖凱起初的想法不錯,但實際上是不可行的。廖凱主動放棄自己的提成,可客戶並不會領情,相反只會認為自己會砍價,這個低價是自己爭來的,,而廖凱如果請他在樓盤義務拉訂單,他根本不會幫忙,因為幫廖凱拉的單再多,他自己也沒有任何好處。
虧要吃在明處,吃在暗處就是白吃了。你吃虧時,至少要讓對方明白、讓對方意識到,你吃虧是為了幫助他。
同事們總是笑雅詩是“冤大頭”,可雅詩卻並不在意這樣的說法,繼續在單位做她的“冤大頭”。
有一次,王姐得了一筆不薄的獎金,大家一起起哄讓主管請客吃火鍋。王姐平時比較節儉,但是又礙於面子不得不請客。
去的時候,雅詩讓大家先行,說有點事要辦,但特別叮囑大家要去包房,要等她到了才點菜。大家坐了好一會兒,雅詩才到,拿了一大包超市裡買來的東西,神神秘秘的。等服務員一出包房門,雅詩趕緊從塑料袋裡取出她從超市裡買來的蛋餃、魚圓、蟹肉棒、午餐肉、字艿、年糕……
這樣,在每次請服務員出去加湯的時候,雅詩就往鍋裡倒一大堆東西。結果,大家只花很便宜的價錢,就在那家有名的火鍋城大吃了一頓。
當晚,最高興的當然是做東的王姐。雖然大家對雅詩有點不屑,覺得二十出頭的女孩子,弄得像一個斤斤計較的主婦似的,有點兒沒勁。而且說好了王姐請客,她卻自己掏腰包買東西,實在是傻得可以。但雅詩並不介意大家的調侃,仍然每天開開心心地做自己的“冤大頭”。
一向節儉的王姐非常領雅詩的情,在以後的工作中給了她不少幫助。
“吃虧是福”本身是一個利益交換等式,沒有人希望自己白白地蒙受損失。
之所以願意吃虧就是希望用“吃虧”換來“福”,至於什麼是“福”,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解釋。
用眼前利益的暫時損失去換取長遠的利益,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吃虧是福”。
因此有一句話:“吃虧在明處才是福”。
明明白白地吃虧,讓被幫的人知道你吃了虧,認同你的吃虧,感謝你的吃虧,只有這樣,別人才會感激你的吃虧。
就像雅詩那樣,否則就是吃傻虧。
在“吃虧”與“福”之間,不能總盯著眼前去計算。
換句話說,人生的每一步,都是為下一步做鋪墊,著眼於未來,去選擇吃不吃眼前虧,會比較容易把握主動。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吃虧,其實吃虧未必是壞事。
吃虧是一種大智慧,只有會吃虧的人才會是一個成功的人,也是一個有所收穫的人。
在明處吃虧,讓別人看到你是為了他而吃虧。
總有一天,那個人會把欠你的人情還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