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將來長大後能有出息,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們父母對孩子所有的一切都很上心,每個地方都小心呵護著。但是往往決定孩子,對孩子影響最大的都是孩子小時候的一些習慣。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與“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這個道理。
一部分孩子在小時候,有些表現總是異於常人,父母則總是責怪孩子,在孩子身上挑各種毛病,找各種問題,甚至覺得孩子是不是“有病”?不正常?

其實,有些孩子天生就有一些異常表現,這對孩子一生有著很大的影響。特別是這5種:
1、勇於承擔責任的孩子
總有那麼一些人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錯了就錯了吧,長大之後就好了。我想說的是,有這種想法的父母真的是大錯特錯。
這種想法教育出來的孩子,一般都是這種:遇到事情逃避責任,總是說“這是別人的問題,關我什麼事兒?”而這樣一個總想著把責任推給別人的孩子,長大以後能有出息嗎?
另一種家長,因為擔心孩子承擔責任後收到傷害,所以這樣教育孩子:平時不要太高調,“槍打出頭鳥”。結果孩子變得懦弱,做事猶豫,沒有主見,以後在工作種,是很難得到領導器重的。
有句話這樣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遇事要勇於承擔責任,同時,也要教孩子遇到問題時,不找藉口,而是想辦法解決事情。

2、單純善良的“笨”孩子
從小我們嘴裡就念著“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本來就是純真善良的,只是我們成人經歷太多,所以在遇到事情之後就會考慮更多,所以才會把孩子的單純當做是“笨”。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聰明健康,就是因為現在社會上騙子太多,不想孩子受傷害而已。
但是我們反過來想一想,一個單純善良的孩子,會沒有出息嗎?會沒有朋友嗎?朋友多了,遇到的貴人也就多了,是,孩子也許會上當受騙,那隻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經歷罷了,孩子並不會因為一次不順就放棄整個人生。
那些整天耍小聰明,打著小算盤的人,也許會因此得到一些小利益,但是能交到一個真心的朋友嗎?以後能有出息嗎?
所以,保護好孩子的那份純真、善良,因為這是孩子成功的基礎。

3、能專心做事的孩子
很多人會問那些成功人士一個問題:成功的秘訣是什麼?這些人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成功需要的是堅持。能把一件很普通很普通的事情堅持坐下去,總有一天,你會成為最厲害最出色的一個。而對孩子來說,往往都是缺少了這份堅持。
孩子喜歡玩,我們就讓孩子專心玩,我們父母總是在孩子專心玩的時候,在一旁問著孩子,要不要喝水,餓不餓...直到孩子回答之後才肯作罷。其實,就算是孩子玩耍,那也是在專心的做一件,如果你總是在孩子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打斷孩子,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一種半途而廢的習慣。
其實,只要不是電子遊戲等讓孩子上癮的東西外,不管孩子是在學習還是在玩耍,甚至在無聊的看螞蟻,這都是孩子專注的表現,我們家長要做到不去打擾孩子。

4、會讚美別人的孩子
經常鼓勵別人、讚美別人的孩子,內心是純淨的,美好的,因為孩子不會像某些人一樣“心機”,因為孩子看到的是別人的優點。最重要的是,孩子在讚美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不自覺的去學習對方的優點,來讓自己變得更好。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你總是一味的挖苦別人,諷刺別人,別人是不會跟你交朋友的。反之,如果你適當的鼓勵、支持身邊的人,不僅是贏得了朋友,更是讓自己得到提升。
一個懂得欣賞別人的人,他心胸寬廣,因為他能容下對方的不足,願意和對方成為朋友。而對於這樣的人,又有誰不喜歡跟他在一起呢?

5、會“自黑”的孩子
舉個例子吧:“昊昊,你看看人家軒軒,每天回家都能自己完成作業。你看看你,一回到家就是先玩兒,能不能有點出息。”
“阿姨,我這是笨鳥安飛,昊昊玩完之後,也還是能完成作業的。”
其實,就這樣一句話,就緩解了尷尬。所以,會“自黑”,是一種很獨特的人家交往方式。
一般來說,會“自黑”的孩子,知道自己的缺點,並能坦然接受,不會因為別人一句不重要的話就心事重重。而且,會“自黑”的孩子,情商都很高,在緩解尷尬的同時,也不會傷及他人,大家都喜歡跟這樣的人做朋友,不是嗎?而這樣一個能坦誠看待自己,又能樂觀的去面對困難的人,又怎麼會沒有出息呢?

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責任、善良、專注、寬容與謙遜的態度,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品質,將會給孩子醫生帶來不可估量的財富。
我在育兒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如果你想要諮詢或了解其它育儿知識。